川版《茶馆》剧照。(四川人艺供图)
本报驻京记者 周渊 通讯员 荀超
一锅老汤、一壶酽茶,老舍先生笔下的百年老店“裕泰茶馆”汇集了一幕幕震撼人心的人间悲喜剧,北京人艺版《茶馆》 也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经典”和“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至今未有其他院团敢于尝试将其搬上舞台。时值中国话剧诞辰110周年,同时也是 《茶馆》 剧本发表60周年,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特邀北京人艺川籍导演李六乙,精心雕琢了一出四川方言版 《茶馆》 致敬经典。
11月30日,川版《茶馆》首度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开张”,并将开启全国巡演。与北京人艺版《茶馆》不同的是,川版《茶馆》以倒叙方式入手,大幕甫一拉开,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三位主演以步履蹒跚的老年状态出场,“莫谈国事”“我爱大清国”“我要建工厂”等台词纷纷以四川话“蹦”了出来,舞台上,川西茶楼伴随着四川小吃的叫卖吆喝声,以及“春熙坊”“德仁堂”“钟水饺”等特色店招,“裕泰茶馆”首度展现出一派活色生香的四川韵味。
从大碗茶到盖碗茶,老舍原味与川味“无缝衔接”
川版 《茶馆》 中,京味纯正的台词悉数换成了四川方言,茶客们“龙门阵”摆得兴起,喝茶的道具,也由北京大碗茶换成了四川盖碗茶。
口味变了,精髓却不改。
四川的“茶馆文化”底蕴十足。据《成都通览》 记载,清末成都街巷计516条,而茶馆有454家。在老成都,“一城居民半茶客”,芸芸众生的故事在茶馆上演,四川文化与 《茶馆》 的相通之处,成为李六乙执导川版 《茶馆》 的底气。此外,他认为:“四川话中幽默讽刺的元素与老舍先生的语言也是相契合的,不论是语言、文化特色、民俗展示还是思想都可与之‘无缝衔接’。”
保留精髓之外,川版 《茶馆》 也有创新。
首演当晚,最令观众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一段段铿锵有力、川味十足的“金钱板”———“老裕泰来来往往客不断,士农工商各路神仙。”“有的人闹中取静养一养神,有的人静中取闹聊一聊天。在四川休闲安闲倒很常见,有一样‘莫谈国事’要牢记心间……”它们代替了传统话剧以灯光、幕布进行的幕间切换,堪称串起整场演出的“神来之笔”。
“金钱板”的表演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徐介绍,金钱板原是四川茶馆中常见的表演形式,此次他为川版 《茶馆》 度身定制的唱词一韵到底,既有承上启下之意,又高于剧情本身。而在李六乙看来,它与北京人艺版 《茶馆》 幕前大傻杨的“数来宝”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的幽默讽刺、市井气息是相通的。”李六乙说。
“越是经典的作品,越能够在不同时代以不同形式表达”
1958年由北京人艺首排的 《茶馆》,经过半个多世纪舞台砥砺,造就了中国话剧史上的巅峰,也成为北京人艺的看家戏。许是 《茶馆》 剧本和北京人艺的光芒太过耀眼,60年来,并没有其他形式来重演这个经典剧作。
“一部经典剧作应该活在每个时代的舞台上,而不是尘封在书架上。”李六乙这样概括他的初衷。在他看来,一部经典的话剧应该有不同形式的演绎,“越是经典的作品,越能够在不同时代以不同的形式表达”。
李六乙告诉记者,在实际创排过程中,剧组首先对剧本进行“移植”,在忠实于原著的前提下用四川话进行表达,舞美设计则远赴罗城古镇等地取景,将川西民居的木构瓦房、高低错落的茶馆空间呈现于舞台之上。
“经典需要焕发新的活力,川版《茶馆》 既忠于原著,又与当代审美、当下生活相结合,在演员表演、舞台形式等方面都有全新的面貌。”在李六乙内心深处,更期待着川版 《茶馆》能成为开端,“留住经典名作,培养年轻人才”。
四川人艺创排 《茶馆》 的消息甫一传出便吸引了各方关注。在北京人艺版《茶馆》 中扮演“常四爷”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此前特意赴四川德阳观看了川版 《茶馆》 的联排。他感慨地说道:“四川话版 《茶馆》 让人眼前一亮,很多场面的处理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川音川韵的音乐感和趣味性为这一经典剧目带来全新面貌。”
剧作家李龙吟则表示:“《茶馆》不是不能改动和超越的,除了北京人艺的 《茶馆》,理应有新的版本出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才是中国话剧发展的需要。”
(本报北京11月30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