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是城市活动和发展的动力。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的电力需求保持着高速增长势态。记者今获悉,上海北部区域最重要的电力通道之一—由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投资建设的潘广路-逸仙路电力隧道已完成全部施工任务,预计本月底可投入运营。届时,可为宝山、杨浦、虹口等地的输电供电提供更有力保障。
“地底游龙”年底前全部投入运营
据现场施工方隧道股份路桥集团介绍,潘广路-逸仙路电力隧道是联系500千伏杨行变电站和在建中的500千伏虹杨变电站的关键电力通道。全长14.36公里的电网第一阶段220KV将于本月底先行投入运营,第二阶段500KV也将于2017年底投入运营。
潘广路电力隧道技术负责人梁辉告诉东方网记者,目前,电力隧道中电缆、设备、管线均已布设完毕,现场正在进行运行前的最后调试。该电网正式运行后,宝山、杨浦、虹口三区将实现优质、便捷的输配电。
国内最大口径的顶管法电力隧道
据悉,潘广路-逸仙路电力隧道中采用顶管施工法的通道,其隧道内径为3.5米钢筋混凝土管,是国内最大口径的顶管法电力隧道。
以隧道股份路桥集团承建的1标段为例,沿线遍布较多民房、企业,交通情况较为复杂,并要穿越轨交1号线、高架桥等障碍物,顶管面临超长复合曲线顶管掘进施工、地下管线复杂等难点。
在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方市电力公司经研院与施工方隧道股份路桥集团共同研发,采用顶管土压平衡泥水出土模式、全自动感应式注浆补浆技术、24小时全球眼监控等系列创新工艺,先后成功穿越民房、地铁、铁塔、高架、河流、桥梁、市政管线、道路等构(建)筑物,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完成。
新工艺新技术打造绿色电网
上海作为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的城市,通过对电网结构和负荷发展的了解,提高电力通道的输出容量和通道资源利用率是电网建设的迫切需求。
“此前,我们也参与过杨高中路、西藏南路等一批重大电力隧道工程的建设,在施工方面安全文明标准化逐步提升,同时像自动测量、自创的土压平衡泥水出土、BIM建模等新技术新工艺也逐步作为后续工程的基础应用。”隧道股份路桥集团潘广路电力隧道技术负责人梁辉表示:“相较以前,电力隧道可以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网络化的框架上,同样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也可以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能源利用率与效益,与上海市长远发展相适应,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