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善居民区的垃圾分类实践有诸多外部力量参与,包括专职环保教育的社会组织和从事垃圾处理的商业企业。记者采访了从事垃圾处理的两家企业,听他们解释为什么垃圾需要在社区进行前端的分类。
一台弃置不用的旧家电进入上海电子废弃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就开始了一场“大卸八块”的回收之旅———先是入场前杀菌消毒,分析家电的测试毒害性、辐射性、成分以及含量,随后作进一步的分类、储存及处置。每台家电都要进行拆解和破碎分选,把成分复杂的电子废弃物如线路板、IC卡等分离成纯度较高的有色金属、养料和树脂等。有用的零件和材料拿来循环利用,有毒有害的废弃物会被送到专业机构作无害化处理。
上海程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回收处理的是塑料和玻璃制品。比如利乐包,经过造粒、挤压、粉碎等工序,再进行高温处理,最后可以制成垃圾桶、家具等,大约每3.2万个牛奶盒可以制成一张桌子。
两家企业都表示,社区的垃圾分类是垃圾回收处理“成功的一半”。前段分类越细致越彻底,后道集中处理的成本就越低。
上海程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选择了一些政府建议的试点小区试验垃圾分类,在这些社区,企业的工作不只是上门回收垃圾,还要开展社区教育和宣传。通常,先由企业员工对居委会干部、楼组长和保洁员开展垃圾分类培训,再通过后者做居民的工作。
上海提出生活垃圾分类倡议后,制定了“绿色账户”垃圾分类奖励机制,记录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行动和成效,对表现出色的居民给予奖励。类似的激励策略被很多社区借鉴,但是企业注意到一种现象———如果没有餐巾纸之类的小礼品发放,部分居民会失去参与垃圾分类的兴趣。事实上,普通居民“动力欠奉”正是阻碍大部分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核心症结。
社区科普固然辛苦,但有利于居民建立垃圾回收利用具体认知,也有利于企业自我推广。上海电子废弃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一位黄姓经理介绍,该公司回收电子废弃物的价格不高,但在熟识的社区,总有居民愿意把电脑和手机交给他们,原因在于企业向居民面对面作了承诺,“我们是正规的销毁中心,能够确保电脑手机数据不外泄。”
上海电子废弃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目前已经与沪上300家社区开展合作,在不断的磨合中,静安区的洛善社区、宝山区淞南镇的试点小区都在生活垃圾回收中迈出了扎实步伐,“这些小区建造了符合规定的垃圾箱房,做到了严格的干湿垃圾分类,比如,湿垃圾桶里不能出现垃圾袋,淞南镇的部分社区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
链接
电子产品的回收之路
电子产品回收图片说明(自上而下依次为):1、工作人员将从各个回收点回收来的电子废弃物搬下车。2、上海电子废弃物交投中心成了电子废弃物们“变废为宝”的好去处。3、回收来的电子废弃物进入车间后先进行分类。4、专业的技术人员将从电子废弃物上拆卸下来的零配件再次进行分类。5、左:废弃的冰箱经过“大卸八块”后,机器自动分离出了其中的金属物、泡沫纤维等组成部分,并进行了粉碎。右:在涉密电子介质销毁中心内,银行卡等涉密的电子产品会按标准进行粉碎,保证信息安全不泄露。6、上海电子废弃物交投中心用于拆解和粉碎的机器,都是由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和经验经过多年的试验而研制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