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静美,在城市的地下生命线上,有多少人的青葱岁月,如同呼啸的列车,在过去和未来之间飞驰而过。2017年11月8日凌晨,我们把镜头对准了十九大代表何小玲,一位平凡而温暖的女子,真实记录下了一个平常的工作夜晚。那天,当她用脚丈量漫长黑夜里的城市地下时——她对我们说:
隧道是冷的,工作是热的。
遇到何小玲前,我们想象了很多画面,一束手电筒光射来,幽暗的隧道里,“神奇女侠”出场……但是,真实的剧情平淡无奇,在等待最后一班地铁的车站上,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地铁维保应急救援队技术负责人何小玲,不知从哪里就冒了出来。
一身素净的蓝色工作服,拿着安全帽、手电,说话爽朗,在站台上健步如飞。
7日23:12
最后一班地铁,带着稀稀落落的夜归人,开走了。
再过一会儿,何小玲的工作就要开始。半小时前,她带领的维保工人已经把一块块铝制排架,从站外的无障碍电梯运到站内。这些大家伙,用来在地铁隧道里搭建施工脚手架,可以搭到3米多高。为了不影响车站环境,维保的材料设备都靠人工搬进搬出。
等待进入隧道前,听同事们都在询问何小玲“帆总”的病情。“帆总”是谁?何小玲的老公、她的同行,是维保应急队所在的地基基础公司总工,当天上午体检查出高血压,收缩压240毫米汞柱,马上送医院。当时,何小玲正在单位交流十九大学习体会,60多页PPT,标题是“安全感是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底线”。走下讲台,她发现手机里很多微信,赶紧去医院,念叨着“平时不注意休息,这次是敲他警钟了”。
夜里工作的何小玲,和家人有“时差”。夫妻俩各忙各的,却能相互理解,没有“白天不懂夜的黑”。倒是小区门卫阿姨,最近终于了解,原来小区里有位党代表,“阿姨以前不好意思问我,想这位女同志为啥夜里11点出去,凌晨三四点才回来。”何小玲说着自己也笑了,“这个特殊的工作需要24小时待命,常常半夜‘机’叫、说走就走。”
8日00:15
地铁屏蔽门打开,何小玲和七八位维保工人,从站台顶头的防护门进入,走下台阶,走进隧道。
白色的隧道照明灯,昏昏暗暗,每隔几米一盏,将管片照出一圈圈“年轮”,这光圈顺着隧道蜿蜒的曲线,向远处延伸,越来越小、越来越小……一时间,不知这条通道,要带我们去向哪里,在这几十米的地下,时空忽然有点模糊了。
“小心看脚下!”何小玲的叮嘱让大家回了神。地上的地铁轨道,向前铺展,干净而冰冷,凸出的铆钉、钢筋……走路不盯着看,很可能磕绊。可是,何小玲不看地下,大概已经把路背出来了。
她拿着强光手电,抬头四顾,一处处观察,将炫目的光束,打在隧道壁上。这光,映衬着她的身影,随着她的手舞动,在幽暗的隧道中,如同划过黑夜的一道天光。
一路行走,片刻不停。这就是何小玲每天的工作——用脚丈量这漫长黑夜里的城市地下,为隧道精细地“体检”,不放过一个隐患。10年前,何小玲第一次承接地铁6号线维保任务时,用了一个月,白天、晚上地走,把整条线路35座车站看了个遍。有人粗算过,这些年来她在地下行走的路程早已有上万公里。行走的信念来自朴素的初心:“我是一线的,脚踏实地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
她记得,最快的一次,差不多两个小时走了4个区间、来回8公里左右。一口气走完,她很想坐地下,但是下意识地没有坐下。“这个轨道不是用来给我们坐的。”何小玲说,维保施工的时候,都会把轨道保护好,施工后擦干净、恢复原样,确保每天的运行安全。“而且这里是我们的工作场地,就像衣服,破了可以补,但再新的衣服,脏兮兮的也很难受。”
虽然现在有扫描仪、摄影仪,可以一路拍摄地下设施的状况,但之后还是要靠人工排查,需要像何小玲这样的地下工程维保专家最后“把脉”。“一直抬头看、左右看,也是锻炼颈椎的好运动。”大家听了都笑了,这种行走中的“乐趣”,也许只有深爱这个岗位的人才能体会。
00:50
前方的隧道“光圈”变亮了,经过漫长的“跋涉”,终于到达施工点。
两处脚手架已经搭好,黄色的施工灯将这里照得格外明亮。何小玲上阵指挥,要做的是防渗漏处理。
“我的生命中肯定不缺水。”巨蟹座的何小玲说自己总是与水打交道,哪里有水堵哪里,记得有一年抢险,为了堵住基坑漏水,她灵光一现卷了宿舍里所有人的被子,第二天大家看到送来一车新被子都很开心,“说要谢谢那个女的,把我们的旧被子都扔进基坑了。”何小玲的“爆料”,一下给我们提了神。
这时,站在脚手架上的工人,往隧道管片上方一处打入一根金属物件,叫“止水针头”,约10厘米长。这里的墙面能隐隐看到水渍,通过止水针头进行注浆,将防水材料注入渗漏处,会很快发生化学反应,起到防水效果。
注浆泵声音隆隆,在隧道里回响。何小玲说,她小时候喜欢化学,因为怕打针,所以没考医学院,读了高分子。到单位先搞科研,因为施工是科研的“试金石”,她研究的材料成功用到了施工中,觉得很有成就感,慢慢地就从科研转到了施工一线,没想到在城市地下做起了“医生”。
作为隧道维保应急一线唯一的女生,何小玲没什么特殊待遇,“到了工地上,老是要爬上爬下,就再也不穿裙子了……有时候蛮喜欢穿高跟鞋的,觉得人精神、很挺,但是我办公室里肯定会有平跟鞋,说走就走的话,就换鞋去工地。”
01:25
看到施工进展顺利,何小玲继续往隧道深处走去,毫无倦意的她,继续检查这段区间。
“夜深人静的时候,会不会想家里孩子?”一直想问的问题,终于脱口而出。
“其实儿子出生后都是我带的,他小的时候我会去想,毕竟那个时候太小了,但是不可能顾了儿子,工地上不来了。现在大一点了,他已经习惯于我的这种工作了。”她说,孩子小学三年级开始,放学后就自己回家,初中时,有一次,坐公交车过了站,靠手机里的地图,走了两个多小时自己找回了家。独立的儿子,既让何小玲放心,也让她心疼,所以凌晨三四点回到家,睡几个小时,何小玲就会爬起来给儿子做早饭。
“我今天下午去了医院,把他病历卡拿过去,让他把身体全检查一下,毕竟两个人带一个孩子双方都不能生病啊……要工作也要生活、家庭,都不可能放弃。”
“真的静下来,倒不是担心家里了,是担心第二天有什么事情没完成。”
“其实我也会打瞌睡,看着你很熟悉的工作,你全背得出的事情,那个时候你就会打瞌睡,然后我会走。去巡检,去走那条区间,或者找工人聊,因为他们一直在现场做,有些碰到的问题他们会跟我说,跟我沟通,以后我再定方案,做一些技术上的要求,这样睡意也就没了。”
……
02:10
两处作业顺利完成,所有人原路返回,何小玲走在最后,一路检查。
隧道依然静美,仿佛被光影赋予了生命。与她并肩走着,每一步都很真实。在这地下生命线上,有多少人的青葱岁月,如同呼啸的列车,在过去和未来之间飞驰而过。
因为喜欢,所以坚持,何小玲的心思,就是这样纯粹。在20多年的工作中,从科研到管理、经营,何小玲把自己折腾成了一名“全能人才”,现在她要继续把周围人,也都折腾出点名堂来。
“工人们真的不容易,365天夜班,他们追求将来很好的生活。所以我鼓励他们多学习,逼着大家读书考证。”参加十九大回来,她对人才又有了新的理解,她说,现代互联网、大数据手段,用在施工管理上,需要各种技能人才。“大家学了本领,也许不一定都是工匠、劳模,但能成为技能工人,一流的企业需要知识型、技能型人才。”
隧道维保工作专业性很强,维保队原来只有3名技术管理人员:何小玲和同事黄永清,还有他们的师傅吉永年。现在团队已经壮大到200多人,还培养出了20多位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
而她,依然是唯一的女生。和大家一起爬脚手架、一起24小时待命、一起搞创新发明……上海的地下工程在软土地基上打洞,如何解决隧道沉降是世界性难题,何小玲带领技术人员和申通地铁集团共同研发,首创的“地铁隧道微扰动注浆加固施工工法”,把难题攻克了下来。“他是女强人、女汉子,拼下来很不容易,弟兄们都被她的精神感动。”黄永清说。
02:30
走出隧道,走上站台。我们开始大量补水,因为隧道里没有卫生间,进入前都不敢多喝水。想象如果是夏天,这幽闭隧道里该是怎样的潮热。
脱下安全帽,理了理头发,何小玲眼睛依然亮亮的,才发现她耳垂上有个小耳环,也亮亮的。然后她继续和我们说着话,大概怕大家睡着。
想到进隧道前,她的自我介绍,说自己可以自娱自乐——真的没错,一路上都是她在鼓励我们。“因为365天,天天晚上对着冷冰冰的隧道,所以会自我调节一下。觉得工作还得带点开心去做,有时候,我会像开心果一样……整天都是冷冰冰的,是比较难把工作做好的,我觉得工作应该是热的,不应该是冷冰冰的。”
03:00
所有施工设备收拾停当,大家一起走出车站。
夜色正浓。站口外有个便利店,还亮着灯,像在为这些夜归人守候。
再过几个小时,这里就要迎来第一班地铁的乘客。
致敬!城市安全的守护者
文丨王蔚
视频丨张挺 陈龙 郝新莉
剪辑丨王卓
支持丨张伊辰 陈云峰
编辑丨钱家跃
图片丨陈龙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