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上海市新闻奖项的获奖单位代表和个人上台领奖。乔勇摄
■本报见习记者 王嘉旖
昨天,是第十八个中国记者节,也是中国记协的前身———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诞生八十周年纪念日。上海新闻界参与庆祝大会的一线记者纷纷表示,在新时代,要不忘初心,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扎根采访一线,离新闻更近一些
国庆期间收看了 《还看今朝·上海篇》 的观众一定对 《一趟没有末班时刻的地铁》 记忆犹新。这部深受央视同行肯定,被认为“一定会看哭”的短片,正是出自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怡之手。360分钟的素材,最后汇编成4分46秒的末班地铁故事,记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彼此不同的人生轨迹,虽然互不相识,却在上海的零点后,朝着同一个方向驶去,感受着这座城市特别的温度。初来乍到,那一张张写满地址的小纸条在镜头下格外令人动容,是午夜的地铁使他们得以走向梦想的目的地,对这座城市的最初记忆也由此铭刻。几十斤重的摄像设备,摄影记者就一直扛在肩头,只为记录下那一个个难忘的瞬间。“这些故事远远不是我坐在办公室就能够拍脑袋想出来的,只有深入新闻一线,才能够收集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把正能量更好地传达给受众。”李怡至今仍清晰记得那足以铭记一生的采访经历。
对采访经历同样念念不忘的,还有文汇报首席记者许琦敏。她一度已身处新闻业务管理岗位,适逢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一线科技新闻报道需求明显增加。当时,上海报业集团正开展采编专业职务序列改革,她便提出申请,重回科技报道一线。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她见证了我国首创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在贵州平塘,她记录下“中国天眼”馈源舱吊装成功……在中国科技近年来取得诸多成果的井喷期,她有幸成为中国科技实现由“跟跑”到“并跑”,再到一些领域“领跑”历史性跨越的见证者、记录者。
融媒时代,做解析事实的三棱镜
这些年,无论是传播形式,还是传播手段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让赴京采访十九大的记者孟诚洁印象深刻的,还属一场场争分夺秒的报道,媒体间在内容与速度上的激烈竞争。
“在随上海市代表团前往北京的‘复兴号’列车上,我的手机振动不停,打开一看,上观、文汇、新民、澎湃、东方网等新媒体都纷纷推送关于上海市代表团出发的消息,甚至还配发了代表们在列车上学习交流的照片。”原本在为晚新闻准备录音素材的他,立马调整采访方向,优先为话匣子、阿基米德等新媒体整理图文报道。
为做好“党代表通道”的报道,清晨5点多就出发抢占有利采访位置的孟诚洁感慨,若不在采访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策划,“我们可能只是身处最前排的一名看客”。
如何在融媒体时代挖掘记者的价值,避免成为新闻事件的“背景板”? 在做好新闻事实记录者的同时,我们也要全力成长为“能够解析七彩的三棱镜”,推动社会进步、弘扬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