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发展话语的诗学必要性”,关注话语之间的“问题化方法和扩展方法”是作为学术概念的现代斯拉夫研究的既具特征与发展方向。2017年10月18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中文高峰学科、光启国际学者中心主办的“第一届斯拉夫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俄语文学”。来自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的专家学者分别从历史及文学文本,文学、视觉与影像,国别文学的影响研究三个角度探讨俄语文学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人文科学地位。会议分为“从古罗斯走向现代文本”、“文学、视觉与影像”、“俄语文学与周边国家文化研究”三项议程,来自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的学者、翻译者、媒体人及学生、读者出席并聆听了演讲者的精彩发言,俄罗斯驻上海领事馆代表到会并致辞。
与会者合影
从古代罗斯走向现代文本
从时间的维度看,古罗斯文学、俄罗斯经典文学、苏联文学之间呈现出“历史文学”的动态进程,这对于厘清固有的俄语文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莫斯科大学安•朗钦教授从《鲍里斯与格列伯行传》及其切入,解读俄语文学中仁慈、宽恕思想的来源,以及该思想在19世纪文学经典中的呈现。北京师范大学李正荣教授从莫斯科基督救主大教堂同《战争与和平》之间不断交错之间的关系,索隐托尔斯泰的巨著《战争与和平》的创作动机,揭示托尔斯泰创作的原理性命题,即《战争与和平》的创作动机是受现实生活的触动而发生且逐渐发育的。上海师范大学田洪敏副教授将契诃夫写作与1880年代俄罗斯社会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契入点,历时性地解读了契诃夫对待文学的“非文学性”或者是特别的“文学性”。历史学家阿尔帕科基与赵奎衍两位专家则将研究对象推进至苏联时代的文学创作,分别以苏联文学与现代俄罗斯之间的关系、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关于这事》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与细部对苏联文学展开研究。至此,作为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文本作为各自时代的思想与形式,彼此区别又相互呼应,具体而微地呈现出俄语文学的历史沿革与动态进程。
会议现场
文学、视觉与影像
在历时性地考察“历史文学”之外,文本话语与空间诗学、摄影技术以及影视艺术的跨学科研究也是会议的重要议题。韩国外国语大学李芝燕教授以俄国几何抽象派画家卡•塞•马列维奇为研究对象,就其画作的空间维度展开讨论;来自东京大学的学者安达大辅教授则从果戈里诗学与摄影技术之间的关系入手,将文学创作与现代技术作为考察的两维,可以说都是从跨学科的角度对当时的艺术宣言或个人诗学展开解读。日本斯拉夫研究中心专家越野刚与俄罗斯人文大学的奥•古洛夫则从传播学的角度切入,以形象学为基本考察工具,对苏联电影在中国的接受、斯坦尼斯拉夫•莱姆作品在苏联与西方的不同影像呈现进行研究。日本京都大学的中村唯史教授主要诉诸苏联文学中“世界一体性”的理想。他以苏联1960年代著名的抒情散文作家尤里•卡扎科夫的短篇小说《红鸟》为研究对象,关注作家对于景色与空间的描写,认为飞向天空的滑翔机使故事内部的空间指向了宇宙,使小说的不同层次彼此叠加与渗透,表达了世界连续性的观点,并与苏联诗人拉苏尔•卡姆扎托夫的诗歌《鹤群》中的母题与形象相印证,认为“世界一体性”是隐藏于苏联文学中的一种暗流,准确地传递了“苏联文学”的语言与思想特征。
部分与会者合影
俄语文学与周边国家文化研究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学术上还是人文教育上,斯拉夫研究都面临着全球化转向,因为“特定文化时期的话语地图的构建必将会是跨国界的,而不是孤立于某一特定国家的文化中”。从输出者身份的不同来看,东京大学学者畔柳千明与京都大学学者松下隆志都关注他国文学对俄语文学的影响。畔柳千明指出中国古典文学对俄罗斯19世纪文化存在一定的影响,认为19世纪的俄国社会,特别在历史哲学领域,是逐渐形成关于中国问题的想象与对于中国文化的态度的,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受到西欧社会思想影响的俄国知识分子一方面接受了西欧关于“天朝中国”的阐释,同时也开始关注本国东方学者用俄语完成的关于中国的著述。韩国汉阳大学专家沈知恩则从韩国翻译界、创作者及民间对普希金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接受与传播为基本线索,透视当时的韩国社会文化。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贝文力副教授以普希金与上海的关系为考察对象,揭示了上海与普希金的复杂关系。作为上海市的文化地标之一,普希金向纪念碑一直是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京都大学中村维史教授发言
本次会议从早晨九点持续到晚上九点多,除却短暂的茶歇与用餐,会议持续了将近十个小时。这对于所有参会者——包括演讲者与听者——而言,不独是一次精神的旅程,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马拉松。尤其对于与会学者而言,从萌生举行研讨会的念头之初,到逐渐形成论文,再到最终同众多与会者相互探讨与切磋,已经过了近半年的时间。在这将近半年的“萃取”与打磨下,最终形成了这将近十个小时的“盛筵”,最终使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身份、不同情态的听众真切深入地了解到了俄语文学的发生、流变、传播,历时且共时地与之相遇、接触、对话。(上海师范大学中文高峰学科,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