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昆虫,拯救地球”——如今已经得到积极响应。以虫子为原材料的“蠕虫肉饼”近日在瑞士超市上架,食用昆虫合法化在欧洲日趋流行。据联合国统计,到2050年,地球上人类对肉类的需求会增长一倍。如果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昆虫能取代肉类,将成为解决人类饥荒的新途径。目前除了黄粉虫、蟋蟀和蝗虫的幼虫,肉蝇的幼虫也可食用。
吃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当代的中国人对于吃昆虫总是有着一种既害怕又好奇的态度。但吃虫真的不是少数民族或是某一些地区的“奇特风俗”。全世界的文明中心在早期都曾经啖虫如命。《周礼》中就记载了周天子宴饮必须要有蚁酱,而古希腊古罗马也都有着自己的食虫经。要知道,昆虫作为优质的蛋白质来源,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其他微量元素。更重要的是,它的味道好像真的也挺不错。
但是,人们还是在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动物蛋白获取效率之后,抛弃了昆虫。也就是说,当农业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大批量获得更加稳定的蛋白质来源后,不稳定的采集与狩猎就逐渐淡出了欧亚轴心文明的历史舞台。直到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人们突然意识到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膨胀,我们,好像很有可能会在不久的未来面临一次粮食危机。这时,昆虫食品才再一次回到了主流媒体的讨论中。
而这一场讨论的热点,出现在2013年,联合国粮食卫生总署发布了一份名为《Edible Insect: Future Prospects for food and feed security》的报告的那一刻。这份报告立刻激发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创业企业的极大热情。如果说之前的创业者还会有些犹疑,在这份报告发布之后,他们似乎找到了一个强大的后盾。截至今年,全球已经有超过一百家以昆虫食物为主要产品的创业公司。而他们想做的,不过是如报告最后一句所说的:“你们也应该试试。”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教授Arnold van Huis认为,虫子富含蛋白质,而且饲养成本、消耗的水资源都远远低于牲畜,几乎没什么碳足迹。如果地球人都能改吃虫子,那拯救热带雨林,制止全球变暖,甚至减缩全球粮食需求量都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