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这两天,不少上海考生已陆续收到了高校发来的录取通知书。这拨赶上上海新高考改革“头班车”的考生,在过去一个多月里,首次尝试在高考后填报志愿、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等全新的招录模式。
上周,市教育考试院已公布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普通批次各院校专业组投档分数线 (以下简称“投档线”)。今年,本市高招本科普通批次共有505所在沪招生高校、990个院校专业组。那么,这990根投档线里究竟蕴藏着哪些重要信息? 又能给今后的考生留下哪些启示? 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番梳理。
高校整体位序未变,但“座次”有所淡化
曾几何时,由于高中实行文理分科教育,所以在高招阶段就对应产生了院校的文科投档线和理科投档线。而今年,文理科投档线已然绝迹,出现在上海考生面前的是院校专业组投档线———少则一所院校只设一根投档线,多则一所院校有五六根投档线。
市教育考试院专家介绍,从今年的投档结果来看,上海高校的整体位序并未发生改变,外省市高水平大学的整体位序也基本保持稳定,这说明考生对高校的认知基本一致。
在一些高招专家眼中,今年更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在实行以“院校专业组”为核心的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方案后,不同高校的院校专业组之间,呈现出投档分数交错的现象。更直白地说,院校曾经的“座次”,今年显得并不那么分明了。
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近年来财经类专业受到考生热捧,因而在今年之前———文理分科的年代里,上海财大在上海基本处于“文3理4”的位置,即文科投档线在复旦、上海交大之后,理科投档线在复旦、上海交大和同济之后。而今年,同济设三个院校专业组,三根投档线分别是565分、559分、559分,而上海财大设两个院校专业组,投档线分别为558分和561分,呈现出一种相互交融的现象。
类似的案例今年还有不少,其背后透露着一个相同的信息:传统的院校“座次”在今年有所淡化,辨识度没有以往那么高了。
巧设院校专业组,对于高分考生吸引力大增
990根院校专业组投档线乍看让人眼花缭乱,但不少熟悉上海高招行情的专家发现,今年部分院校通过巧设院校专业组,跑出了“黑马行情”,个中蕴含的信息,值得更多的高校和考生关注。
采访中,多位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今年的“黑马”———华东政法大学。华政今年设两个院校专业组,投档线分别是545分和522分,两根分数线之间的分差达23分。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投档线为545分的华政院校专业组(1),所对应的均是华政法学类专业中的“热门专业”,即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华东政法大学招生办主任王戎告诉记者,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历年的招生分数线一直很高,只是过去按院校投档,考生们看到的是院校投档线,而今年实行院校专业组投档后,单独设组的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一下子变得“抢眼”了。
在王戎看来,志愿填报和投档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进行后,让一些院校的优势专业有机会与上游院校的普通专业一并接受考生的综合考量,并有脱颖而出的可能,对于高分考生的吸引力大增。
上海大学今年设三个院校专业组,投档线分别为531分、520分、519分。与华政类似,投档线高出一大截的上大院校专业组 (1),囊括了上大理科试验班、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学校优势专业。
市教育考试院专家介绍,从今年投档结果来看,绝大多数高校的院校专业组之间的分差并不大,整体保持稳定,但有个别院校的院校专业组投档线之间有一定差距。比如某医科大学设两个院校专业组,其中专业组(1)设生物技术、临床医学等学校特色专业,专业组(2)仅有护理学一个专业,专业组(2)的投档线要低于专业组(1)58分。
由此可见,各院校专业组投档线之间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且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考生对专业的喜好程度。
好专业好生源良性互动,新高考提升高校获得感
“过去,高校招生受外界条件的制约比较多,比如文科专业尚可文理兼招,而理科专业不能招文科生,高校在生源选择上的余地比较小,只能根据专业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上海大学教授叶志明分析,在今年实行以“院校专业组”招生后,一个可喜的迹象是,一些高校的优势专业单独设组后,受到了高分考生的认可。因为考生发现,一旦填报这类院校专业组,不管怎么调剂,只要被录取,读的都是学校的优势专业。这就大大增强了考生报考的积极性。
而对高校来说,这意味着在招生阶段有了一定的自主权,通过优势专业“打包”来吸引高分考生,生源的优化必定会进一步激活院校的办学积极性,反映出新高考对于高校的获得感。
不少业界专家分析,今年是上海实施新高考方案进行招录的第一年。从近三年全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到今年各大院校上演的院校专业组“投档线行情”,再到这一届考生步入大学后一段时期的学习表现分析———这些信息所形成的“头年效应”,势必会对日后的上海高招和新高考改革的持续推进,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