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教育与工程师发展论坛”举行,专家学者直面时代挑战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助力“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需要培养大量卓越工程师。但在当下的基础教育学段,比起成为科学家、企业家,梦想要当工程师的青少年却少得多,这是为什么?
昨天,“造福人类 开创未来———中国工程教育与工程师发展”论坛暨《中国工程师史》新书发布会在同济大学举行,吸引了近百名专家学者为中国工程人才的培养建言献策。不少学者认为,在不断优化中国工程教育的同时,当前须大力营造“工程师文化”,提升工程师这一职业群体的社会声望和影响力。
“逃离工科”现象,怎么看?
从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到青藏铁路、高速铁路的建设,一大批重大工程建成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优秀本土工程师。目前,中国工程师的总量是世界最多的,工程教育规模也已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程教育大国。
论坛上,几位长年从事工科教育的大学教授在谈及工程人才培养时,略带惋惜地说,创纪录的“超级工程”一个接一个,但为这些工程付出智慧和汗水的工程师们,大多还是“无名英雄”———他们的事迹,青少年知道得太少;很多工程大师的名字,对公众来说还是陌生的。
“当孩子们被问及长大后想做什么时,很少有人会说想当工程师,甚至学校中出现了‘逃离工科’的现象。”《中国工程师史》编委会成员表示,希望这部历时四年编撰完成的书,能让大众对中国重大工程、工程发展,以及工程师的地位和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中国工程师史》主编吴启迪说:“长期以来,工程师的社会作用和声望被严重低估。这需要我们创新工程教育,改进传播方式,让工程师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社会认同,让工程师成为年轻人向往的职业。”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全球制造业面临全新洗牌,国际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院士此次受邀为 《中国工程师史》 作序。他指出,2030年前,中国将处于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战略时期,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工程科技人才。能否用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引领并带动“中国制造”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是中国工程教育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
未来需要“全面的工程师”
除大力营造“工程师文化”,不少专家认为,中国的工程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启动教学改革,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说,当前,各国研究机构、媒体都在密切关注可能影响未来社会的一些颠覆性技术,包括物联网、3D打印、自主无人系统等。而事实上,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给工程教育带来了全新挑战。比如,2014年,荷兰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会发光的智能公路———在特定路段涂上夜光漆,夜晚就能提供长达10小时的照明。
“基于工程界已经出现的技术变革,工程教育必须随之而变。”丁烈云介绍,美国工程教育界已经明确提出要启动工程教育的范式转变。以工程师的角色定位来说,在过去的“技术范式”时代,现场工程师一度被认为是技术的设计者和应用者;到“科学范式”阶段,工程师被认为是“工程科学家”;如今逐步步入“工程范式”阶段后,工程师将集制造者、创新者、变革者、集成者、创业者等角色于一身,成为“全面的工程师”。
面对前沿技术和复杂问题,工程教育的国际趋势将是专业化和职业化。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炜认为,本土工程师培养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推行普通本科—专业型硕士(跨学科)的一贯制教育模式,要积极采用工程师学院或校企合作实践项目课程,大力培养应用型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专家。
相关链接
作为国内首个系统介绍中国工程师历史、作用和地位的集成性出版项目,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工程师史》,按时序对我国各时期的重大工程实践和工程科技创新背后的工程师进行了系统梳理,以工程领域为切入点,以重大工程、历史事件为线索,以工程人物为灵魂,从古代工程巨匠到当代杰出工程师,尝试记录和发掘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工程教育和工程师发展的若干重要片段,展现中国工程师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力,呈现工程师这一职业的整体培养体系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