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省高考成绩纷纷出炉,像小编这样"考完高考好多年”的吃瓜群众,也通过网络“云见证"了诸多高考状元的诞生,替这些同学高兴的同时,小编也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些高考状元在平日里,绝对也是付出无数努力的学霸。
众所周知,现代学霸的必备技能之一是把笔记记成艺术。
但是百年前的学霸们更厉害,他们不光能把笔记记成艺术,还能把作业作成档案。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学在交大——馆藏学生课业档案展”,由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主办。展期只有十天(06.20—06.30),看到这个展览的名字,小编立马来了兴致。
原因就是我觉得现在的高校博物馆真的应该征集一些学生的笔记,包括学生课堂笔记、实验笔记,教师的授课笔记、科研笔记等,这些对后人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展览主要展出的是档案馆历年征集珍藏的百廿交大学子在校学习笔记、实验报告、试卷等课业档案。
既有南洋公学时期蔡元培先生主持下的特班生李叔同的课业、黄炎培的读书笔记,也有1930年代初金悫教授批阅的钱学森“水力学”课程试卷,还有当代“学霸”们精彩传神的课堂笔记。
当时学霸们的笔记是怎样的?李叔同、钱学森等大神们的作业又缘何被扣分?看完你就知道了。
让我们先把时钟拨回1901年,当时南洋公学创始人盛宣怀(最后一任铁道部部长盛光祖的曾祖父)为了快速培养人才,设立了特班,聘请蔡元培先生担任特班总教习。
蔡元培先生在上课的时候,经常罗列中外的新学书目,供学生选读,并让他们写读书笔记,定期上交。
师生之间互相切磋探讨,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