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6月,在机械工程学院“水力学”课程期末考试中,大三学生钱学森试卷不仅清洁完整,而且演算一气呵成,除了最后一道答题中“Ns”漏写了一个“s”,6道考题答得全部正确,仍被任课教授金悫先生扣除4分,未得到满分。
1934届机械工程学院学生钱学森试卷、1935届机械工程学院学生柏璋的《机械工程实验报告》、1938届机械工程系学生顾又新的《工程力学》听课笔记
1940年代,正值抗战期间,交通大学先是在重庆小龙坎建立了分校,后来又升为交通大学总校,学校也搬到了九龙坡。
当时学校开设有机械、电机、土木、航空、造船、轮机、管理等系科,并设立电信研究所,在交大历史上首开研究生教育,师生达2000余名。
在当时物质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叶在馥、辛一心、王公衡等知名教授亲自走上讲台,学生们也都非常用功。
1945届造船系学生裘纯坚的课堂笔记1940年,交大分校在重庆小龙坎成立。
有趣的是,当时交大考试分为学期考试、临时考试、补考、甄别考试、会考等五种,题量大难度高,学生虽说都是万里挑一的天之骄子,但要想考到八九十分却堪比登天。
因此多数学生目标都是60分,如果有人问一个学生考了多少分,他基本不会说具体分数,只会用“我赢了”或者“我输了”来回答。“我赢了”就是说自己及格了,“我输了”就是说老师将自己考倒了。
交大的低分标准,还曾引起一次交涉。当时安徽省政府规定,凡是得分在80分以上的安徽籍在校大学生,可以按学期发放奖学金。
这下可急坏了安徽籍的交大学生,这摆明了不公道嘛,他们为此派遣代表去安徽省教育厅情愿,最后安徽省特准交大皖籍学生,凡平均分数在65分以上者,也发给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