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医院八大学科医学专家紧密配合成功抢救这名45岁的“二孩”产妇,目前母婴均安。(新华医院供图)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惊心动魄,分秒必争”,经历过这次抢救的医生们用了这八个字来形容那一夜。
集结八大学科、十多名医学专家,九小时不眠夜里的生死营救,病人输血过万毫升———正常人全身血量为4000毫升,“相当于正常人全身放光两遍血”……近日,新华医院把45岁产妇余萍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这位生育“二孩”的妈妈遭遇了产科最凶险的状况———“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在剖宫产分娩之后引发大出血。
昨天,产妇正式转入普通病房,目前母婴均安。医生告诉记者,“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是剖宫产手术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在妊娠女性中总体发生率为1.7/10000,但既往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为中央型前置胎盘的情况下,其发生率就高达1/20。
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推开,很多头胎为剖宫产的妈妈希望再生一个孩子,导致凶险性前置胎盘情况增多,各大医院的产科医生也迎来了最具挑战的疾病之一。
灾难性产后大出血,情况十万火急
今年4月5日,孕24周的产妇余萍来到新华医院产科金敏菲主任医师的门诊,经B超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金敏菲赶紧将她收治入院观察。6月 5日凌晨1点40分,余萍突发大量出血,出血量达到2000毫升。若处理稍有迟疑,产妇可迅速发展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衰竭,甚至一尸两命。
情况十万火急。值班医生花晓琳迅速赶到患者身边,在开放静脉、积极备血、准备急诊剖宫产的同时,立刻通知医院行政总值班,启动危重孕产抢救流程。在医疗副院长潘曙明、医务部和产科安全办公室的指挥协调下,输血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泌尿外科、放射介入科等快速抵达手术室。虽然胎儿尚未发育成熟,但只有终止妊娠,才能为母婴赢得一线生机。
这一夜,很多医生赶回了医院:金敏菲接到来电后,不顾次日将要高考的女儿,奔回医院。放射介入科俞炬明主任、范国平主任在赶回医院的路上,就通过电话部署动脉栓塞的应对准备。凌晨3点40分,产科王磊副主任医师已站在手术室,准备接力营救;输血科蒋以植主任深夜与上海中心血站不断联系,确保血源。
决定母婴命运的一次手术即将开始。
短短几分钟出血6000毫升
情况危急,但抢救有条不紊。
泌尿外科在膀胱镜下植入DJ管,以保护产妇的输尿管。放射介入科在局麻下完成了股动脉穿刺,在产妇双侧髂内动脉中预置球囊,一旦发生大量出血,球囊会迅速打开,阻断或减缓髂内动脉的失血。
凌晨5点15分,麻醉医师干晗为产妇全麻成功后,由金敏菲主刀,王磊和花晓琳作为助手上台了。当金敏菲沿原切口进腹时,发现情况不妙:产妇因前次剖宫产,造成盆腹腔严重粘连,手术刀划过的地方都是“硬邦邦”的。
产妇已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征象,这台手术是一场硬仗。在充分输注红细胞、各种血制品,以及凝血因子的条件下,金敏菲逐层分离粘连,暴露出了子宫下段怒张的血管,在尽量避开血管后切开子宫。
胎儿终于在凌晨5点25分顺利娩出。但对医生来说,危情远远没有结束。
此时,手术视野内看到的情况比预想更严重:胎盘植入、盆腔粘连,术中大量出血,手术进行到了最关键的一步!产科行政主任叶伟萍和妇科张萍主任也已到达手术现场,调人、调血,组织最关键的抢救。
就在胎盘剥离阶段,血液如红色喷泉从创面涌出,短短几分钟,出血已达6000毫升———这意味着余萍在几分钟内“流光了”全身的血。要与死神拼速度了! 金敏菲当机立断,决定术中即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仅用了5分钟,俞炬明和范国平就迅速栓塞成功,出血速度明显得到控制。考虑这类患者髂外动脉常有分支参与子宫供血,早已到场的血管外科欧敬民主任施行了髂外动脉覆膜支架置放。
上午8点50分,天早亮了,手术终于在出血过万、告两次病危通知后圆满结束。产妇子宫得以保留。
医生强烈呼吁:关口前移,优生“二孩”
此例“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看似突然,却是一场有预案的战斗。在余萍孕29周时,新华医院母胎多学科联合门诊就给她做了详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产科金敏菲主任、影像科刘明主任、输血科汤朝晖主任共同解读患者病情,确定了该患者在紧急情况下的抢救流程。
新华医院是上海市危重产妇抢救中心之一,备有完整的应急预案,并且,产科与放射介入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和ICU等多学科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机制。正是依靠这套机制,医生们从死神手里挽救了产妇与胎儿的生命。
新华医院妇产科主任汪希鹏说:“预案只是将抢救的关口前移。真正要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引发的产后大出血,关口还要更加前移,在备孕期就应做综合评估,尤其是有过剖宫产史的备孕人群。”
医生强调,综合评估应当包括妇科、产科、影像学、遗传学等多学科评估。无论如何孕妇一定要坚持定期、规范、一贯性的产检,不要随意更换产院,以减少母婴危情的发生,也能够让医院“打有准备之仗”。
新华医院院长孙锟说,虽然此次抢救非常成功,母婴平安,但随着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概率的提升,医生面临的挑战也在加码,除了医院做强抢救队伍外,亟需各部门更多地对危重产妇抢救中心给予政策的倾斜和支撑。
(产妇姓名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