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处收集来的柱子、槅门、牛腿等构件都被拍照、编号,并详细标注部位、朝向等,作为复建时的依据。
▲塑像、家具等与古建筑有关的附属物也一同被完好保留下来。
▲修复古街坊所需的大量敷路石板堆放成小山。
▲古建修复要求修旧如故,以存其真。图为工匠正在精心修整一件木构件。
▲一座被完好复原的古戏台在晨光中重现昔日的尊严和生机。
▲古建筑异地保护尽可能还原这些建筑原有的生态环境。
▲“古民居博览园”已初具雏形,未来将展示一千多栋各式古建民居。
摄影撰文/本报记者 谢震霖
一项堪称国内规模之最的古建筑异地保护文化工程,将在安徽蚌埠撩开面纱开门揖客。这座于2012年11月开始筹建的“古民居博览园”,经工匠们的多年努力,在方圆5000多亩土地上连天匝地、错落有致地再现了来自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山西等十几个省市的古建风貌,这些历经沧桑的老屋在异乡再续“生命”。
让尺椽片瓦重现生机
一幢百年古民居的复建成功,如同生命的再次延续。
现场正在复建的是一栋从山西移来的古祠堂,已有150年历史,如今像病骨支离的老者垂立在夕阳下。
“这栋老屋如果我们不收,过不了几年,剩下的部分也要被雨水泡烂了。”全国政协委员马国湘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生长在浦东农村,敬恭桑梓是其与生俱来的浓浓情怀。20年前,他在旧货市场收了一件古建筑构件,之后一发不可收,奔走于各地的碎瓦颓垣之间,开始了漫长的古建筑救死扶危之路。当年,城镇化建设浪潮下的古村落、老建筑,无论柳门竹巷,还是银屏金屋,都陷入不复堪命的境地,令他心痛不已:“这些古建不去抢救,就没有了。很多被拆下来当作柴烧,实在可惜啊!”
散落在各地的古民居并非都能像皖南西递宏村般幸运,被成片成建制地保护下来。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许多古建筑与后来新起的建筑间杂相处,而一些破败的古民居则不可避免地面临拆建命运。“如果有人能在推土机开进来之前,收购收藏这些民居,大部分屋主还是很感激的。若无人问津,它们很快就会被夷为平地。”马国湘收藏古建的消息渐渐传开去,一些有意识的拆迁单位会主动与他联系收购事宜,以免古建筑遭遇灰身粉骨的绝境。
众多普通民居常常处在被保护与被放弃的中间地带,尽管未必有闻名显赫的达官贵人府邸那般幽深精美,但同样不乏体现时代特征和当时民间工艺水平的精品。
复建现场5间各一万多平方米的仓库内,堆满了各地收集来的古建构件———雕花床、牛腿、橱、佛龛、匾额、柱子等。如何让历经百年的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异地重生,恢复其当年的尊严,在历史的余温中注入新的生命力? 马国湘似乎在上演一出“古建狂想曲”。
用连墙接栋讲述历史
转入古民居博览园的修复工场,一百多个良工巧匠正埋头抹沧桑、涤浮尘、斫腐朽、补残缺,把古建筑的大小构件、隔断、饰物,包括斗枋拱檀、廊柱梁角、牛腿雀替、门扇腰板,进行嵌镶、嫁接、修整、复原,一栋栋老建筑经他们的手艺复旧如初,重焕生机。
“专家一直持有‘古建筑要原地保护’的观点,但现实让他们有所转变,认可在不具备原地保护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异地保护。”马国湘坦言,自己这样做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复建的时候,我尽可能还原这些建筑原有的生态环境,挖湖造景之类的工作投入大,耗时长,很多人并不理解。”
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实地踏访后,认为这一古建筑异地保护案例在修复、保护、利用等方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他也特别提醒:古建筑的修复与再利用切不可丢失它原本的古韵。
在阮仪三看来,保护古建筑不仅仅是保护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延续它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这才能赋予整座建筑以生命。“我们不是要让这些古建‘返老还童’,而是要帮助它‘延年益寿’,更要让它‘活化’。古建筑里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不可再生的记忆活体。修旧如故,以存其真,国人才能记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冯骥才也曾考察过古建复建工程,他认为这处古民居博览园将散落四方、无人理睬甚至危在旦夕的民居收集起来,采用的是露天博物馆的保护方式;这种精心修缮、集中保护的方法,既可达到较好的保存效果,又能供人欣赏传统和认识历史,是一次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