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馆图书区展出“十佳百优”图书。(浙江省非遗文献馆供图)
本报驻浙记者 蒋 萍通讯员 刘海波
古韵悠扬的浙派古琴、唱腔婉转的越剧、光影生动的海宁皮影戏、势如奔雷的余杭滚灯、凌空飞虹的泰顺廊桥……这些散落在浙江民间的文化瑰宝无不映射出浙江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浙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非遗普查浙江模式、国遗名录浙江现象、非遗保护浙江经验……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浙江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日前,全国首个非遗主题文献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馆在杭州正式开馆,标志着浙江非遗保护在全国又“先行一步”。
非遗文献馆让历史记录鲜活起来
非遗文献馆并非像想象中的传统文献馆那样“沉闷”,而更像是一个博物馆或展演馆,馆内有精彩的展示和互动,参观者可以在借阅区翻阅文献资料,也可以在活态展示区观看表演并动手学习。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非遗掠影区,一幅幅浙江非遗作品在展板上图文并茂地呈现。“这些照片既是艺术品,也是珍贵文献资料,观众用手机扫描图片下方的二维码,便能了解到相应非遗项目的详细情况。”非遗文献馆负责人孙辰霏告诉记者。
在一张“南孔祭奠”的非遗作品面前,记者打开微信一扫,手机上立刻跳出一个网页,网页上显示该非遗项目所属门类为民俗、所属地区为衢州,并详尽介绍了其形成的历史及保护现状。“一个小小的二维码,让非遗项目在手掌中‘活’起来,增加了参观者和非遗项目之间的互动。”孙辰霏说。
“整个文献馆展览面积2500平方米,分为服务大厅、沙龙区、报告厅、借阅区、活态展示区、休闲阅览区和非遗资料室,有阅览座位200多个。”孙辰霏介绍,文献自然是重中之重。文献资料室内珍藏着浙江目前已成功申报非遗项目的所有申报材料共1580部,包括各种手写的文稿、曲谱、图谱等。这些材料十分珍贵,如果有需要,可供有兴趣的学者、专家调取研究。文献馆边上,参观者会看到很多杭州人熟悉的东西,如张小泉剪刀、半山泥猫、西泠印泥、龟壳脸谱等,对照着陈列实物看文字介绍,会对杭州多一分了解。
在活态展示区,有摆着龙泉青瓷茶具的茶桌,也有放着琵琶、古琴等乐器的小舞台,这里会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来表演和展示。而在休闲阅览区,参观者可点上一杯咖啡或者一杯茶,慢慢品味浙江千年传统文化之美。
摸清“家底”只为更好保护非遗
“非遗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每一件都经过岁月沉淀,是老百姓心里的‘乡愁’。”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调研员王淼告诉记者,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浙江全省国家级非遗项目达217项、传承人数量122人,省级非遗项目达1076项、传承人数量936人,远远走在全国前列。
为挖掘保护非遗,浙江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全省非遗资源大普查。“近年来浙江开展‘村报普查线索、乡查重点项目、县做申报文本’的普查方式,非遗工作者承担起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使命,深入乡野村头、市井街道,调查民间文化资源。”王淼介绍,截至2016年底,浙江全省共上报非遗普查线索271.9万条,实地调查非遗项目15.63万项,走访民间艺人13.37万人次,汇编普查资料3260余册。
“这些非遗资源原始记录、原真性保存,为非遗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王淼说,系统搜集整理后,这些珍贵文献资料亟需一个集中保护和展示的地方,非遗文献馆便应运而生。
今年3月初,浙江省非遗文献馆筹建部门从全省非遗相关文献资料和图书中评出了“十佳百优”图书。其中,既有记录和反映浙江非遗保护历程的《浙江非遗这十年》图集,也有浙江非遗保护工作“三部曲”《把根留住》《风生水起》《金声玉振》等图书。目前,这些珍贵的图书都已在非遗文献馆的馆藏中。据了解,该馆现有藏书1万余册,设计藏书可达6万余册。此外,非遗文献馆还专门收藏了大量运河文化和当地运河周边工业遗存的资料,累计有403种3000多册。
“非遗文献馆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非遗知识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媒介,它的诞生也为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王淼表示,希望非遗文献馆能够进一步成为浙江非遗对外展示的窗口、中小学生校外体验非遗的课堂、百姓精神生活的乐园、全国非遗人向往的学术家园。
(本报杭州6月15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