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四周都种上了花草,紧邻华山路间距不到3米的通道上做了一个顶棚防止泥浆溅出。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本报记者 史博臻
几乎是同一时间,熙熙攘攘的静安寺、黄陂南路、大世界、豫园、陆家嘴出现了好久不见的施工场景———地铁14号线串起了这条“珍珠项链”。
14号线是在建地铁项目中唯一穿越市中心区域的线路,31个全地下车站,拥有与地铁1号线、2号线媲美的高运量。建设者的使命就是在看不见的地下构筑城市的“五脏六腑”,延伸更加发达的轨道交通。
在几十米深的地下通衢,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在上海这样富含地下水的软土地区,不仅面临土的压力,还必须像潜艇一样,随时面临高水压的威胁。但是,所谓创新,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己的局限,突破行业的局限,从新角度解决老问题。施工方潜心钻研“微开挖”甚至“非开挖”技术,首次运用矩形顶管建造车站本体。工地现场也不再是尘土飞扬、水泥四溅的传统模样,连围挡都别出心裁。
市中心工地玩转烧脑的“华容道”
先来做一道计算题:围场宽度19米,一台300吨主吊宽13米,钢筋笼制作场地宽6米,这样已经把横向宽度填满了吧? 别急,150吨的副吊和成槽机还没算进去。
现实情况比计算题更复杂。建设中的静安寺站为地下三层车站,钢筋笼较长,达到52米,而地墙吊起后离最近的建筑物仅3米,地下也密布各类管线以及华山路天桥和高架的桩基。于是,设备的腾挪、运行将耗费大量协调精力,也对人机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项目部从民间智力游戏“华容道”获得了灵感。隧道股份上海隧道项目经理徐经纬介绍,静安寺站主体沿线路方向分A、B、C三区,长度分别为105米、82米、42米。平常机器集中存放在A区,依靠平板车向其他区块驳运。从纵向来看,“四大金刚”主吊、副吊、成槽机、铣槽机共摊60%的A区面积,钢筋笼制作场地占20%,余下20%腾挪空间。每每设备集中工作前,空车先走位“彩排”。
徐经纬透露,明年基坑机构完成后进行顶管施工,这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要在不封路、不影响道路运行的情况下,在地下挖出一座车站来,是上海首次运用非开挖方式建造车站本体。”这台由上海隧道自主研发的矩形顶管,空间利用率很高,更适合这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需求,曾成功应用在河南郑州的中州大道“世界最大断面的矩形顶管隧道”中。
“人人都是安全员”成为可能
有心的朋友也许会发现,进出项目部的人员往往是些年轻面孔,若不是穿着显眼的工作服,很容易被误以为是“围观群众”。14号线10标上海隧道项目经理杜毅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团队,他们擅长用技术手段来管理工序,提高效率。
27岁的安全员刘强,每天穿梭于标段内的黄陂南路站、大世界站、长乐路风井。这里点儿不少,盘子又大,却不见他手忙脚乱,因为他有“好帮手”。采访期间,他手机上的“啄木鸟安全移动管理平台”App跳出一则信息,提示“黄陂路施工现场,裸土未覆盖”———这是现场施工人员使用App上报的“隐患”,他折身赶去检查。杜毅随后解释说,这套由上海隧道自主开发的系统,把本属于安全管理员的职责无限延伸,让“人人都是安全员”成为可能。
身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杜毅有一套最高权属的管理利器———“施工规程控制系统”App,真正做到了事无巨细。打下一堵地墙,要经20多项关卡考核,但任何瑕疵都不会漏网,只有完全符合标准才能被认定为合格。在监控室,施工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全球眼监控系统,让施工场地24小时360°展露无遗。
挡板花样百出,构建“生态围墙”
如今的申城工地似乎衍生出了一个不成文的做法———既要内修,也要外秀。14号线建设工地也下了“血本”,光是挡板就花样百出。
静安寺站工地拥有少见的“生态围墙”———绿色植物铺满工地外挡板,与静安公园融为一体。天桥上两层隔离背景也十分贴心,从视觉上遮掩了施工场景。夜晚灯光打亮,这里顿时变成一件勾勒上海天际线的艺术品;水墨画、马头墙、复古门楼围起了豫园“对门儿”的工地———豫园站在“娘胎”里就美成了一道风景;“盒装工地”是源深路站的创新施工方法,巨大、全封闭的红顶白墙工棚,格外显眼……
工地围场不能随意“圈地”,为了不遮挡隔壁幼儿园的光线,杜毅把黄陂南路站的办公区域压缩为一排平房,“对于居民群众提出的能办的、情理之中的要求,我们都尽量满足。”项目部还自掏腰包为居民换窗户,改装小区出入口,在本就紧张的办公区设立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虽然只有一居室,却容纳了居民接待区、项目展示厅、隧道模型区,功能很齐全,居民有事没事可以来唠唠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