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印刷厂旧址:
转型创意园区,保留工厂原貌
在对中华1912创意产业园的改造中,建设方将外立面恢复成灰色水泥拉毛的建筑表面,将窗户全部恢复为钢窗,力求重新呈现1935年建成时的原形。
不同于上海啤酒厂的“生态化”道路,澳门路477号的中华1912则是对老建筑总体保留,转换业态,做创意商务办公。
这座沿街老厂房前身是1935年建造的中华书局总厂,解放后转变为中华印刷厂,并于2008年搬离市区,此后经“修旧如旧”和“可恢复性”的改建,转型为以“文化”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园。为纪念创办于1912年的中华书局,园区被命名为“中华1912”。创意园以延续中华书局文脉为己任,继续立足于出版领域,但将出版外延扩大为“大出版”服务,业务涵盖传统出版、图书、杂志、媒体以及电子出版、电视、电影、戏曲、动漫等。
在厂房改建过程中,项目负责方对原址的外装修改造力求恢复1935年建成时的建筑原型,特地从上海档案馆找来当时英国Brandt&Rodgers公司设计的蓝本,邀请留英华裔建筑师亲自操刀,尽可能恢复其原貌,但同时也引入了当下英国建筑流行的设计元素,以使其符合今天大众的审美。
建筑外立面完全依照当时的蓝图进行全面修缮,将上世纪50至70年代新增的马赛克、80-90年代贴的瓷质面砖全部去除,恢复成灰色水泥拉毛的建筑表面;保留30年代留下的楼梯、水槽和栏杆扶手,通过特殊工艺使其翻新;将经过几十年变迁的多种材质的窗户全部恢复为当时的钢窗,甚至连铜把手也照原样定做恢复。在内装修方面,基于“可恢复性改造”,采用的材料全部为防水防火隔音效果好的材料,又易于拆除,不破坏建筑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