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与资深医学专家一样进行科学准确的宫颈癌诊断:日前在武汉举办的2017联合国医疗卫生产品采购研讨会上,一台人工智能宫颈癌诊断机器人和国内5位知名医学专家比拼宫颈癌诊断,20分钟内,机器人的诊断结果与专家完全一致,其快速精准的癌细胞诊断表现令人惊叹。
比拼筛查癌细胞,人机打成平手
现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教授吴广平,北京空军总医院病理科主任、教授任力,长春市妇产医院病理科主任、教授田立祥,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教授李建民,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医院病理科教授王旭波等5位细胞病理学专家与人工智能宫颈癌诊断机器人同时进行宫颈细胞样本片的阅读诊断。
记者看到,扫描仪对样本进行扫描后,上传至云端,机器人对细胞图片进行自动分析后,将正常细胞与癌变细胞进行分类并发出诊断报告,20分钟内7次诊断,4次阳性、3次阴性,阳性代表着筛查出癌细胞,阴性意味着筛查正常。
在公证人员及现场数百名观众的监督见证下,机器人所提交的诊断结果与5位专家通过显微镜的诊断完全一致。
显微镜的发明已经有500余年的历史,几百年来病理医生都采用人工显微镜诊断癌细胞,人工智能宫颈癌诊断机器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仅靠人工确诊癌细胞的历史结束。在我国,宫颈癌极有可能成为首个通过预防筛查而实现根除的恶性肿瘤。
人工智能宫颈癌诊断机器人由电脑、显微镜镜头、起扫描分析功能的设备共同组成:把承载着宫颈细胞的刷片放到镜头下,机器人开始工作,电脑显示屏不停闪烁着分析数据,2分钟多一点就能完成一次细胞学诊断,出具报告。
人工智能宫颈癌诊断机器人研发团队负责人孙小蓉博士是细胞病理学专家,在国外留学期间先后在美国与加拿大从事肿瘤治疗研究,2001年回国后在武汉创业,一直致力于宫颈癌筛查科研工作。
孙小蓉介绍,人工智能宫颈癌诊断机器人的准确诊断依靠的是数据达百万份的宫颈癌筛查大数据平台,机器人从数百万样本中学习癌细胞、癌前病变细胞及正常细胞的样本辨识,最终能够精准识别宫颈正常细胞与癌细胞,并具备了持续学习的能力。
机器人不可能完全代替医生
传统宫颈癌细胞学筛查由医技人员在显微镜下根据经验诊断,按国际标准,筛查人员每天阅片量应小于100例,而人工智能宫颈癌诊断机器人每月能够完成108万例样本的诊断筛查,较传统医生的工作效率提高300余倍。
孙小蓉说,每张宫颈样本上有成千上万个细胞,医生要从中找出癌变细胞如同从一堆黄豆中找出烂黄豆,每个细胞都要看。宫颈样本大量简单重复的劳动,耗费了细胞医生宝贵的时间及精力,而且容易造成误诊、漏诊。人工智能宫颈癌诊断机器人可以让医生把思想留给自己,把简单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医生只需对阳性结果进行复核,从简单劳动中摆脱出来。
孙小蓉介绍,每一个被筛查出的癌细胞背后都有1000多个数据。她解释,机器人好比大脑,在网上租用的大数据云平台就如同仓库。在机器人筛查系统帮助下,普通市民到当地体检机构、医疗机构请妇科医生取样,由物流将样本送到中心试验室,只需一天就能在手机上收到检查结果,而目前常规拿到检查结果需要3至5天。在大数据时代,检测样本量越大,成本越低。如果一个月可以做100万例宫颈癌筛查数据,平均一例只要几分钱。
吴广平认为,我国细胞病理医技人员奇缺,不可能满足全国3亿多妇女需定期重复做宫颈防癌筛查的需求,人工智能宫颈癌诊断机器人的诞生,弥补了我国基层因缺乏细胞病理医技人员而不能保质保量完成政府宫颈癌筛查任务的缺憾。
任力则表示,机器人虽然具备了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但不可能完全代替医生,因为机器人目前只能区分正常宫颈细胞和癌变宫颈细胞,还不能像医生一样分析诊断导致病变的原因以及其它病变的可能。
据介绍,除宫颈癌外,人工智能宫颈癌诊断机器人还可以应用在肺癌、肠癌、胃癌等多种病症的诊断。目前,该设备已经获得中国、美国及欧盟临床认证许可,早期产品已应用于国内数百家医疗机构,今年有望进入国际市场。
文汇报驻鄂记者 钱忠军 通讯员 于小龙(本报武汉4月21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