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座全景展示《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一生的专题纪念馆日前正式对外开放。图为张纯如的父亲张绍进(右三)、母亲张盈盈(右二)等在纪念馆内驻足。(张纯如纪念馆供图)
本报记者 王星驻苏记者 叶志明
岁月无声流逝,历史却从未走远。早春时节,《南京大屠杀》的作者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终于叶落归根。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的古淮河北岸,一座占地3.6万平方米、布展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张纯如纪念馆,日前正式对外开放。
定格“斗士”的成长史
作为国内首座全景展示张纯如一生的专题馆,张纯如纪念馆的氛围庄重典雅、朴素沉静,以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怀念英雄、励志后人为宗旨,以“不能忘却的纪念”为情感纽带设计布局、布置展陈。展览共分为“大洋彼岸的父母之邦”“海外赤子的中国情结”“直面真相的《南京大屠杀》”“激情燃烧的历史捍卫者”“不能停止的求索之旅”“光照人间的正义天使”等六大板块。
一张张蓝紫色调的老照片,将张纯如短暂的青春年华一一定格。1968年,张纯如在美国出生。1994年12月10日,时值南京大屠杀57周年之际,在加州的库布提诺,张纯如第一次目睹了56张血淋淋的大屠杀历史图片,也由此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张纯如决定走进这个残酷无比的世界,把历史的真相公之于世,还当年南京30万遇难同胞一个公道。此后,张纯如潜心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不断走访大屠杀幸存者和施害者,并穿上职业装,走上演讲台作公开演讲,参与电视节目录制,一遍又一遍地讲述被遗忘已久的那场浩劫。张纯如把自己的生活与南京大屠杀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了为30万遇难同胞奔走疾呼的“斗士”。
纪念馆中,有一段循环播放的视频影像让人印象深刻。那是张纯如在《麦克尼尔-莱勒新闻一小时》电视节目中,与当年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的连线辩论。张纯如用30秒的时间让日本大使哑口无言。
1997年,张纯如在南京大屠杀发生60周年之际正式在美国出版了《南京大屠杀》一书。这部全面记录侵华日军在南京所犯暴行的英文著作,连续14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再版15次,印量近100万册。同时,《南京大屠杀》也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那段发人深省的历史。
与此同时,伴随着《南京大屠杀》的出版,张纯如不断受到来自日本右翼分子的抗议和威胁,加上因日复一日工作而导致失眠,使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在车内结束了自己36岁的生命,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为之扼腕叹息。
珍贵实物佐证南京大屠杀
出生时用的围嘴,婴儿时穿的衣服、小鞋子,少年时获得的各种徽章、奖杯,高中时佩戴过的饰品,毕业典礼上穿的礼服……一件件见证着张纯如成长历程的珍贵实物,此次也由张纯如的父母张绍进、张盈盈悉数捐赠给了纪念馆。
而在实物展品中,还有大量张纯如所收集的用于佐证南京大屠杀的信件和影像资料。这其中就有张纯如和德国人拉贝的外孙女莱茵哈特的通信副本。1995年,在搜寻历史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发现,很多资料中都出现了拉贝,但拉贝后来去了哪里却没有记载。张纯如便开始寻找拉贝。1996年,在很多热心人的帮助下,张纯如找到莱茵哈特。起初,莱茵哈特并不想公开拉贝的资料,但经过张纯如的努力,莱茵哈特被说服了,《拉贝日记》 最终得以问世。
为写作《南京大屠杀》,张纯如还专程回国,求证史料并走访各地幸存者。在展柜中,有5盘来自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的录像带。这些录像带,真实记录了张纯如1995年回国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时所拍摄的珍贵资料。
在张盈盈看来,女儿虽然出生在美国,但她关心祖国的历史文化,以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女儿短暂一生中写的三本书都和中国有关,其中《南京大屠杀》在国际上掀起了一阵狂风,让西方国家了解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所犯下的暴行。张盈盈表示,很感谢淮安市和淮安人民为张纯如纪念馆所作的贡献。女儿写书的目的是希望人们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维护和平,希望纪念馆未来能在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表示,淮安将筹备成立张纯如精神研究会,组织专家学者研究、挖掘、提炼张纯如的精神,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把张纯如纪念馆打造成全世界人民缅怀张纯如的新平台。此外,他们还将通过建立网上纪念馆等方式进行宣传展示,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和缅怀张纯如。
(本报淮安4月16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