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急诊室故事》两季播出结束,它的科普效应在延续:本剧意外捧红的“网红”医生们走进社区做科普,老百姓爱听;来自上海部分社区的问卷调查显示,八成受访者认为,这部医学纪实真人秀在相当程度上缓和了医患关系。
“这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两年前我们打开神秘的抢救室大门,让78个固定摄像头进入,意外点亮了一条医学科普、医患沟通、医院与社会互动的新路。”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方秉华说,六院正在挖掘《急诊室故事》的延伸效应,尤其是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出炉后,大家都在思考医务人员的角色转变,如何从“看病者”变为“健康使者”。
启发医学科普,医生走出诊室
最近,六院的医务工作者在社区调研,好多老太太提到抢救室,都说要先打“点滴”,理由是“《急诊室故事》是这样拍的”。还有受访者表示,看过《急诊室故事》才知道,打120急救电话时说出哪些关键信息很重要。
一部纪实片亦能丰富大众的医学常识,提升一座城市的健康认知水平,方秉华说,这是《急诊室故事》给医学科普的启发。第三方评价称,除真实展现医患关系,弘扬人间真情之外,这部纪实片在医学科普方式上的突破性建树不容忽视。
此剧播出后,上海市红十字会把急救教学现场会搬到了六院,这促成院方开始思考自身的新使命:在上海这座特大城市,在健康人群中普及急救操作、生命按压以及其他健康常识很重要。
“把健康融入万策,让个人成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重要前提就是要把健康知识告诉大家。”方秉华说,以前,医生想的是如何与患者互动,如今医生要走出诊室,走近健康人群。以《急诊室故事》为起点,六院正在探索360度的立体科普模式,包括线下每年近200场的社区讲座、线上“大医小护”微信公众号问世,医务人员开始走出医院围墙,与社会互动。
生动伦理教案,收获社会理解
不做评论、不立概念、原味呈现,第一次迎来大规模摄像头入驻的市六医院,内心的忐忑不言而喻。“很多案例直到播出时我们仍有犹豫,不清楚社会的接受度和反响,比如,有些不太成功的救治。但最后我们发现,病人、家属是理解的。”这令院方备感欣慰。
本剧中曾出现一个患者,心跳呼吸停止已15分钟,按照《中国心肺复苏指南》,满30分钟为终止复苏的观察点,即宣告死亡,之后遗体将不能移出医疗机构。这时,患者的儿子从风俗考虑,决定在其父宣告死亡前,带父亲回家。最终,医生同意了患者家属放弃治疗的意见。医生的想法是,依照有利无伤原则和人文精神,自动离院不失为一条人性化的处理办法。
原汁原味呈现医学,从中收获更多的社会理解。“到底是医务人员的情感打动了观众,还是科普的火候到了?我相信是综合因素。”方秉华相信,医学神秘感的打破,就是医学科普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