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催人奋进。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国内科研环境的改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科学家选择回国从事科研工作。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上海,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吸引了大批海外优秀人才。这些海归科学家在上海领衔建立了一批顶尖实验室,他们与本土科学家融合交流,聚焦世界前沿研究;他们带来的先进科研管理方式,让科技创新的脚步更加活跃、坚实。
日前,本报记者深入海归实验室采访,零距离感受科学家“领跑创新”的锐气,发现创新活力背后的机制动力。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回国10年,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特聘教授李贻杰从未停止过“奔跑”,在超导研究这条学术跑道上,与国际同行展开了分外激烈的竞争。
高温超导技术被喻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高新技术之一,在电力、交通、能源、医学、国防和大科学装置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进入本世纪以来,美、日、德等国家都围绕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制造技术制定了研发计划,将发展超导产业上升到战略高度。
李贻杰领衔的上海交大应用超导研究中心,在过去几年中屡创佳绩:2011年首创国内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2013年,成功将实验室科研成果转移到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生产线上,率先在国内实现了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量产。
从零建起实验室,学术赛跑开始了
李贻杰所在的上海交大物理楼不远处,一幢全新的大楼正在建设,每天都在“长高”。“未来,我们的研究中心就会搬到那里———全新的超导大楼。”
2007年,在海外从事超导研究多年的李贻杰应邀加盟上海交通大学。回国前,李贻杰在德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的一流科研单位从事过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工作。彼时,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研发前景尚未明朗。这个“点”要不要布,如果要布,投入多少?
上海交大为李贻杰提供了优厚的条件:投入1000万元,从零开始筹建应用超导实验室。“10年前,这绝对是大手笔的投入。”李贻杰告诉记者,最初实验室只有一台制备高温超导带材的设备,因为全进口的设备相当昂贵,经费当时也只够买这一台。
学术赛跑也从那时开始了。基于多年的科研经历,他总结归纳了一套适合于自己实验室的超导技术研发路线和实施方案。仅仅用了3年时间,李贻杰领衔的团队就成功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根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载流能力达到194安培,使我国跻身稀土氧化物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研发领域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同样的研发工作,美、日、德等国家耗时10年左右。
“特别”的成果转化,考核以产业化为标准
“从实验室成立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定下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定要让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走出实验室。”李贻杰说,正是因为自己从事的是应用研究,所以除了“数论文”“报成果”这类通行的评价方式,真正能衡量科研项目成败的标准只有一条: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能否实现批量化生产。
2013年,上海交大和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手合作,成立了上海超导技术研究院。在上海交大,这是一次“特别”的科技成果转化:超导技术研究院和理科楼群的基础设施由企业出资;超导技术研究院的科研目标紧贴企业产业化目标,考核晋升体系也以产业化为标准。
在攻克了公里级实用化高温超导带材的研制后,谁能以最快的速度进一步提升性能、降低成本,让高温超导带材的价格大幅降低,谁就掌握了在市场上的主导权。“过去几年,我们已经通过技术研发,让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产品的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争取在未来三五年内,在现有基础上,提升性价比,拓展应用范围。”李贻杰说。
眼下,这个团队又向下一个新的目标冲刺:在建成第一条大于300公里生产线的基础上,提高产品成品率和性价比,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形成系列化高温超导带材产品,助力这一新材料尽快从示范工程走向大规模市场化应用。
记者手记
“弯道超车”,要的就是分秒必争的科研状态
到李贻杰教授领衔的上海交大应用超导研究中心采访,让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实验室墙上悬挂着的“时间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研发,3年目标是什么,5年目标是什么,写得一清二楚。光从这个细节,就能感知这里科研人员“分秒必争”的科研状态,而这也是目前本土前沿实验室的共性特征。
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研发起步,我国比美国、日本等国家晚了8到10年。但是得益于近年来在基础科研领域的投入和发力,中国的超导企业开始实现“弯道超车”,得以和世界同类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对李贻杰团队来说,过去的10年,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只是刚跑完了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研发的第一棒,第二棒的接力跑显然已经开始。如李贻杰所言,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产品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将是一场更激烈、更需要以分秒必争态势加倍努力才能获胜的赛跑,在实现从“并跑”到“领跑”的飞跃阶段,更要心无旁骛,抓紧技术升级。因为高新领域的比拼从来都很残酷:今天原地踏步,明天就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