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去烤火,我往湖里走。”这首打油诗是洞庭湖挖藕工冬春季作业的生动写照。
“接天莲叶无穷碧”描绘的是盛夏美景,而藕的采收却是在寒冷的冬春时节。都市人在菜市场挑选食材时,不会想到莲藕从池塘到餐桌要经历怎样一个艰难的采挖过程。
一个冬日清晨,我背上摄影包来到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许市渔场的冷家湖,跟拍挖藕工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6时许,湖边实测气温6℃。临时板房里,挖藕工小舒刚吃完早饭。他走到门口,弯腰将裤腿扎紧,手脚麻利地穿上厚重的皮衩,戴上手套,提上两个竹编箩筐,快步登上一艘小船。我在承包商带领下,也撑船跟随,暴露在冷风中的面部和双手被吹得通红。
承包商介绍说,岳阳洞庭湖水质好,种植的湘莲藕脆甜无渣,很受欢迎。每年采挖季,他们都要雇佣四十多个挖藕工。莲藕好种,但采挖难度大,尤其是湖塘莲地,往往水位较深,寻采更辛苦。如今虽然出现了一些机械化设备,但莲藕破损率高,所以仍以人工采挖为主。
说话间,小舒已到达作业区域。他将竹篙插进湖中裸露的淤泥里,把船停在旁边,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淤泥上,开始在一片耸拉着头的荷梗里找藕。
“这里有藕!”小舒半弯着腰站在泥中,双手握住铲筒,将荷梗周围表层塘泥铲起,抛到一边。泥水顺势往低洼处涌,小舒沿着荷梗继续往下挖。挖至近一米深时,他用手沿着露出轮廓的莲藕慢慢刨开硬泥,最后将一节节紧紧相连的莲藕掏出,一手握住,一手顺着藕节挤掉淤泥———两三分钟时间,一根鲜藕被“淘”了出来。
“不是每次都这么顺利,碰上空荷梗下没藕,力气就白费了。”小舒说,高大粗壮、颜色泛黄又没有完全枯萎腐烂的梗子下面才会有收获。
挖藕既讲力气又讲技巧。挖出一根鲜藕通常铲筒铲泥、手刨泥至少60下。铲泥要准,不能把藕铲断、挖破或者灌泥,否则就卖不出好价钱。找到藕后,要用双手伸进泥里把藕拉出来。藕横长在泥里,用力分寸很有讲究,力小了拉不出,力太猛,藕又会断……小舒边聊边干活,堆在淤泥上的鲜藕渐渐垒成了一座小山。鲜藕裹着泥,无需清洗,便于运输中保鲜保存。
11点半,挖藕工们撑着小船陆续往回驶。他们将船停靠在湖边,相互帮忙把装满藕的箩筐担上岸。厨房已准备好午餐。一声招呼,工人们纷纷脱下皮衩,洗手吃饭。午餐四菜一汤———小炒南瓜、小炒青菜、油豆腐炒肉、榨菜炒肉和蘑菇肉汤,大伙儿吃得很香,不断添碗,有的还喝点小酒驱寒。
挖藕工年纪大多在40到60岁之间,由于长年在刺骨的冷水淤泥中作业,风湿病、关节炎、腰肌劳损是常见的职业病。很多人的手指骨节都向外暴长,满手是厚厚的茧子和伤痕。
50岁的老刘也是“职业挖藕人”,他说自己像游走于藕湖的候鸟,哪里有藕就赶到哪里。“每挖一斤藕能赚三四毛钱,一天努力挖个几百斤,一年也有四五万的收入。”三十年前他从姨父那里学得挖藕技术,之后就以此谋生,养活了一家人,并将两个儿子送进了大学。这些挖藕工无一例外都像老刘一样,是家里的顶梁柱。挖藕收入虽称不上丰厚,却撑起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下午一点半,阳光正好,挖藕工们又陆续撑船到达各自作业区域。远远望去,枯黄的荷梗歪歪斜斜地指向天空,穿着各色外套的挖藕工半弯着腰,在湖中时隐时现。他们留在湖岸上的鲜藕将在下午称量打包装上货车,连夜运往北京、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成为当地人餐桌上的珍馐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