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文化发展是错落有致而不是严整划一的,要进一步拓展政策空间,更多容纳多元性质,让文化发展有柔性、有弹性、有空间。根据不同区域文化特点推进多元和错位式发展,在浪漫氤氲中实现新一轮文化创新发展,迈向全球文化战略高地
日前发布的《2016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上海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占到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比重的6%。新兴文化产业占文化产业增加值48%;骨干文化企业对全球资源的利用配置都有提高。同时,上海文化活动品牌的影响力也持续得到提升。
文化根基是城市发展“内力积蕴”所在
2040年上海要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夯实文化根基、推进文化复兴,是确保实现战略目标的“内力积蕴”所在。从城市硬件形态看,上海与世界公认的全球城市差距并不大,但在精神内质、文化情态方面差距不小。就主要方面来说,上海城市文化治理面临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如何使“老上海”有限文化资源不流失、文化传统不断根。文化自信、文化创新的前提,首先是确保城市传统文化资源不流失。市政协文史委曾作过一项石库门“申遗”专项调研,上海在新中国成立后曾有20万座石库门里弄式建筑,现在70%石库门已消亡。其他如古镇、老弄堂、茶馆、老剧场、闻人名宅等,也多有毁损。不少文化遗迹灵韵不再,不断遭受餐饮酒吧、宾馆客栈以及商业店铺等业态的裹挟挤压。有些文化资源经商业性开发后毁损更大。上海曾有21个街道 (镇) 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还有近1500处不可移动文物,都亟须强化保护。
二是如何使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萎缩。“非遗”对城市发展有着难以言传的价值情感,是城市传统文化活的信息密码。2016年有一项统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行草编的黄草染色匠人,目前上海仅剩一人。有130多年历史、世称“官酱油”的“钱万隆酱油”,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酿造技术已名存实亡。又如江南丝竹、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嘉定竹刻、松江顾绣、奉贤滚灯、浦东说书、黄杨木雕等传统技艺亦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上海应积极探索现代化境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成功经验。
三是如何使文化建设合乎文化特性,克服浅表化、功利化短期行为。近年上海文化建设成效卓著,无论在文化硬件建设方面、文化产业增长方面,还是在大型公共文化活动组织方面,均处在全国前列。但同时也存在文化活动“形态多、实质少”,标签多、文化培育少的现象,5000多家各类文化市场主体以商业性运营居多。《2016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显示:上海文化产品活力不足,文化用品生产增加值为123.69亿元,同比下降8.7%。尤其缺乏真正能穿越历史时空的经典之作。近年社区群文活动发展较快,但品级较低,且尚未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调查显示,40.3%市民很少去社区文化中心,79.4%受访市民认为社区文化活动主要适合老年人且内容贫乏。
以文化复兴为主线推进文化培育和治理
上海要重振文化大都市雄风,就要瞄准全球文化战略高地的目标,加快推进以文化复兴为主线的文化培育和文化治理:
第一,守住上海文化特性,尊重城市文化性态。情调和风情是上海城市文化特质,也是上海城市文化光谱特质之一。上海文化布局和文化发展不能简单跟着纽约、伦敦、巴黎等后面亦步亦趋,照搬其形态。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正在消融城市的个性含义,城市文化地理位置正被“高移动性”或流动性所消融,但事实上文化性态是不可复制的。文化性态决定了文化情态,上海城市文化的地理位置应根据自身文化特质和文化性态来定位,并通过“良治”实现高质量的文化发展。
第二,遏制大拆大建,限制商业性景点开发。城市更新中的大拆大建掀动文化根脉,造成城市文化不可再生的严重毁损。在城市外表的“日新月异”中,城市文化根基日见消蚀。上海作为世界性东方文化大都市,应坚决制止大拆大建,同时对商业性开发作严格限制。对已损坏的旧里(老镇、老弄堂、石库门)、历史建筑(包括闻人名宅)、文化遗迹(茶馆、说书场、老剧场)等尽可能修复,并研究实施养护性的社会可持续资用。
第三,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大力确保“非遗”的原生性和满足人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真实性,遏制过度物化包装和形式表演性。对于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切实保护应突出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和“活态流变”,确保其民间性和不依赖物质形态的存在品质。
第四,大力发展“住文化”。“居住”才是城市文化最本原的母体,只有尊重人居,才能养护人文。应大力抢救、发展海派“住文化”。防止简单以商业逻辑覆盖文化生态逻辑,以“打造”思维替代文化养成,以华彩外衣掩饰文化内质的流失。
今天,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为文化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应根据上海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行文化复兴。文化发展是错落有致而不是严整划一的,要进一步拓展政策空间,更多容纳多元性质,让文化发展有柔性、有弹性、有空间。根据不同区域文化特点推进多元和错位式发展,在浪漫氤氲中实现新一轮文化创新发展,迈向全球文化战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