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专业设置的调整也同步进行,设置了大量农科、工科等专业。就总体而言,1952年的院系调整加强了工程、师范和农林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使专门学院尤其是工科类专门学院有了相当可观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建设所急需的专门人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工程技术教育过于薄弱的状况。
但是,院系调整指导方针的后一部分,即“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却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由于照搬苏联高校系科设置模式,使原有的一些久负盛名的综合性大学程度不等地被削弱。
1978 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改造工作的意见》,之后80年代和90年代陆续进行了几次调整,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和模式,更趋科学。
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近日公布,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制度。加大对涉农学科专业的投入力度和学生资助力度,推进涉农学科、专业现代化。面向“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支持高水平大学加强制造业相关核心技术学科、专业建设,支持职业学校开设先进装备制造和基础制造相关专业。工科、财经、语言、艺术等专业性传统强校也是想毕业后拿高薪报考大学选择的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