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湫莎
昨天,全国首家同时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点和全国研学旅游基地称号的上海科技馆,迎来了15岁“生日”。15年来,它累计接待观众5900万人次,在国际主题公园协会组织去年发布的“全球最受欢迎的20家博物馆”榜单上排名第8。而随着上海自然博物馆对外开放、上海天文馆动工兴建,上海“三馆合一”的科学技术博物馆集群已初具雏形。
在昨天举行的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十五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上,科技馆明确将以“深耕科普,厚植创新”作为这一博物馆集群的未来目标。
看:打造兼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科普临展
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陆建松说,想让游客常来博物馆,靠刚开馆时的“一锤子展品”是不够的,需要常展常新。
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实物展在上海科技馆亮相,2006、2008、2012年上海科技馆又分别举办了“神六”“神七”和“神九”展,在沪上掀起了一阵“航天热”。
从2005年“鸡年说鸡”起,上海科技馆已举办了整整一轮生肖特展,每年春节都带给观众一顿丰盛的科普“年夜饭”;创下单日参观人次之最的“恐龙展”和来自大洋深处的“深海奇珍”展,带领观众足不出沪领略奇妙世界。
不久前,从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原装引进的“灭绝:并非世界末日?”又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中亮相,精美的展品、富有哲理的解说词,不禁让人思考人在生物灭绝这件事上到底处于什么地位。
玩:激发兴趣,打开科学大门
近年来,教育逐渐成为博物馆的首要功能,上海科技馆也逐渐加大展教融合的探索步伐。上海科技馆展教服务处处长顾洁燕表示,早期博物馆教育主要集中在展品讲解、演示、科普表演等,现在更加注重对知识的整合,在玩中激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发现、探索的乐趣。
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她看到了2000名学生手拿“学习单”,在上海科技馆以及分馆中探寻自己感兴趣课题的学习过程。自然博物馆新馆虽然仅仅开放一年半,但是已逐渐形成“绿螺”品牌集聚效应,原创开发的百余套博物馆课件成为最热门的博物馆课程。
对小学生有“小小博物家”课程,孩子们可以辨别羽毛、矿石;大一点的孩子和都市白领可以参加“探索者联盟”,这是一个类似密室的解密游戏,几组成员通过探索自然知识,通关游戏。这么多好玩的项目,难怪连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也看好上海科技馆在玩中教育的模式,他说:“在这里不做习题,不需要背诵,只要激起人们的兴趣,科学大门就会打开。”
研:一座博物馆厚度的来源
世界上许多有名的博物馆,都有一支出色的研发团队,这是他们厚度的来源。
上海科技馆开馆时设立“研究设计院”,目标是培养一支经验丰富的展品展项设计、布展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2013年,上海科技馆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填补了该行业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成立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和自然史研究中心,开展了一系列针对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及博物馆人才队伍建设、展品评估、科学传播等方面的研究。
不久前,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博士带着一块包裹恐龙的琥珀标本,来到自然博物馆开科普讲座,这时距离他论文公开仅过去16个小时。这是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的“新问题沙龙”首期讲座,这一讲座将成为自然科学家发布最新科研成果的平台,让科学家与公众一起探讨、思辨。
2009年上海科技馆创建了市级品牌栏目“上海科普大讲坛”,叶叔华、杨福家等23位院士、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34名中外著名科学家聚焦进化论、转基因、极地研究与气候变化、航天技术等社会热点,今年,这一栏目将被“科学+X论坛”接班,更多科学家将通过这一平台与公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