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 史博臻)这些年,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脚步未曾停歇。所谓智慧城市,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用各种信息与通信技术累积起来的数码编程,而是一个城市的有机生命体,是创新城市的服务模式。这是记者参加今天举行的“智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研究”高端论坛所获得的感受,单单从交通这一领域,足可以玩出万般花样。
技术一:交通数据众筹新模式
为保险起见,越来越多的司机在挡风玻璃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可以实时记录车辆行驶的前方情况,让交通事故有据可依。绝大多数记录下的画面“沉睡”在卡片里,只有发生意外时才会被取出。
如今,改造之后的行车记录仪,能让全城司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智慧交通”的建设者。隧道股份城建设计总院在常规的行车记录仪中安装了4G卡、GPS模块,植入了新的算法,这个小小的改动可以让行车记录仪捕捉和识别到更多的信息。在保障原有功能的同时,行车记录仪每隔20秒向“智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数据汇聚及集成应用平台”传送一张图片。隧道股份城建设计总院设计总监刘伟杰告诉记者,这个平台汇聚了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结构健康检测数据、使用性能数据交通流视频监控数据等,从而建立涵盖道路、桥梁、隧道等市政交通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行车记录仪有了智慧大脑后,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能够分析车辆的位置、时间、点速度等行驶状态,判断某时某地的城市道路流,预测交通拥堵情况;捕捉和识别前方车辆牌照信息,相当于每位用户都有一双“电子眼”,让违法违规车辆无处可逃。此外,还可以传送道路基础设施的运维情况,弥补了监控探头的死角和“只看不报”的缺点,随着车辆走过城市的角角落落,行驶的路面是否有井盖掀翻、交通标志牌是否有破损,一旦发现即可给相关部门处理“报警”,保障城市交通安全。
目前隧道股份城建设计总院已完成部分行车记录仪的改装和调试,下一阶段将在公交车、出租车、物流运输车、公用车等安装推广,为城市交通信息服务、交通基础设施养护等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最后要打消下大家的顾虑,所传送到平台的信息已经过脱敏处理,保护用户的隐私,希望广大车主共同参与,打开城市交通众筹数据的新模式。
技术二:会“说话”的城市高架
每当高架发生事故时,大家的脑袋里总是闪着诸多问号,除了人员伤亡情况外,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桥梁损伤程度如何?哪个部位最需要率先加固?在事故发生的当晚,无人能在第一时间给出量化答案。而在不久的将来,城建设计总院打造的高架桥梁大数据管理平台让城市高架变身可以“说话”的智能结构,终结类似“中环线事故”的尴尬。
这项技术将率先在同济路高架试点,有望年内实现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同济路高架桥梁结构安全运行大数据管理平台”结合实时检测、GIS(地理信息系统)、BIM(建筑信息模型)于一体,集成高架设计、施工、养护及维修等数据进行大数据智能分析,高架每一刻的结构状态呈现为可视化的数据。”刘伟杰表示,一旦发生事故,管理者的终端第一时间接收到数据,为事故处置、结构修复和交通的迅速恢复提供科学支撑。
作为城市高架的典型结构,同济路高架在超重车、集装箱卡车的高频作用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出现了影响结构安全及使用性能的病害。通过在高架部分路段安装传感、传输及采集设备,着重监测高架通行车辆的载重和身份信息,以及城市高架装配式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监控高架结构寿命,进行风险预测,为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以及城市高架的养护维修提供量化、科学、直观的参考。随着更多新技术的融入,为城市高架2.0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提供一套全新的思路。
技术三:“四大金刚”护体的有轨电车
UAV(无人机)、BIM(建筑信息模型)、VR(虚拟现实)、GIS(地理信息系统)是目前市政工程建设界最酷炫的“四大金刚”,城建设计总院将其进行“混搭”,把有轨电车建设玩出了新高度。
华为松山湖有轨电车线路总长15公里,这项被称为终端总部的“小火车”是全国首个同时将“四大金刚”等多元技术无缝结合的超大体量项目。
无人机克服了常规传统航空摄影技术局限、人工测量数据偏差等问题,采集的高效高精度地形图,还原现场真实场景,给工程设计的第一步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微观领域的BIM建筑物信息模型和宏观领域的GIS信息系统融合应用,精准定位工程沿线的每一处构筑物和障碍物,创建出有轨电车穿梭于园区内的走向,与建筑群完美结合,使有轨电车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让工程建设真正服务于生活;基于GIS海量承载力的管理平台,实时监控着有轨电车的“全生命周期”。
VR技术带来了极大视觉冲击和真实体验,将设计方案与真实环境充分融合,不仅可以率先感受漫游的乐趣,其多方面的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在终端上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超级工程建设和运维过程更多精准,更少风险。未来,隧道股份城建设计总院拟将在临港综合管廊、真如综合管廊、龙水南路隧道等工程中运用这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