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玮婕
昨天出炉的 《关于进一步拓展自贸区跨境金融服务功能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通知》,将新一轮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方向托出水面———在自由贸易(FT)账户体系的风控机制下,为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精准护航。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表示:“上海自贸区推进金融改革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核心是为了精准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我们期望做到‘放得最开、管得最细、服务最精准’。”
启动FT账户个人服务功能
为支持科创中心建设中的人才引进工作,FT账户的个人服务功能宣告启动。《通知》发布后,符合相关标准的外籍人才、在“上海科技创新执业清单”内机构就业的持有境外永久居留证的中国籍人才、境外个人、在华国际组织工作的国际雇员 (包括外籍及中国籍) 都可以在银行开立境外个人自由贸易账户,即FTF账户。
通过FTF账户,银行可为全上海科创企业引进的海外高端人才提供金融服务,包括与其境内就业和生活相关的金融服务;与境外医疗保健、子女教育、赡家费用等相关的跨境金融服务;参与境内外股权激励计划相关的金融服务;开展投资、财富管理等区内及境外资本项下业务的相关金融服务;按有关规定进入境内相关市场投资。
“在此之前,FTF账户开户主体只针对在区内执业或就业的境外个人,现在等于扩大至在全市范围内科技创新企业工作的海外人才。”据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周和华透露,目前已率先为符合准入条件的客户开立了首批FTF账户,还分别在账户内完成外币兑换、购买外币理财、向境外汇划跨境人民币资金支付生活费用等业务。
上海诗琳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外国专家证”的马胜学博士说,以前如果要将工资换成美元,需要提供个人税单及其他资料辅助证明,流程比较麻烦,有了FTF账户,就可以将工资等在国内获得的人民币直接汇兑,用于支付在国外购买医疗保险和子女教育等费用。
《通知》同时强调,FTF账户的收入应为本人境内外合法收入;不得为他人代收代付。
对接科创全过程金融需求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除了启动FT账户个人服务功能之外,昨天发布的新一轮金改措施中还有一条“含金量”颇高,即将FT账户开设资格拓展到全市科技创新领域。这意味着沪上所有科创企业,不论注册地是否在自贸区内,都可以拥有FT账户。
此项措施的意义在于,今后金融机构都能以FT账户灵活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务,对接科技创新各个不同阶段需求的相关资本跨境流动与汇兑,满足科技创新全过程的需求,避免同质化服务,推进金融服务差异化。就在新政公布当天,建行上海市分行就为上海真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佐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开了FT账户,以实际行动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通知》还明确,支持境外参与境内科技创新的各类种子基金、天使基金、风投基金、创投基金以及产业基金等开立FT账户办理与科技创新投资相关的各项业务。具体来说,在创意期和研发期,创新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但这两个阶段投资风险较高,有境外投资参与可分散科技创新的风险。而到了发展和成熟期,科创企业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更多地转向日常经营性需求和扩大规模需求,需要技术贸易进出口及融资、结算汇兑、资本运作、收购兼并、财务集中管理以及跨国经营等相关金融服务的及时跟进。
浦发银行副行长兼上海分行行长王新浩说,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可根据科创企业的生命周期,在研发期、成果转化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不同阶段,提供跨境投融资、跨境担保、吸收风投资金、技术贸易等金融支持。此次发布的新政在不断丰富FT账户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充分结合科创企业的需要,将自贸与科创有机融合,形成投融资便利与科技创新的深度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