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馆内部效果图。(上海科技馆供图)
■本报记者 许琦敏
建世界上最大的天文馆?不错!这的确是上海天文馆的目标,但她更要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天文馆。
怎样的天文馆才是最好的? 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对浩渺宇宙有所得、有所感;让公众可以了解参与到最前沿的航空航天、天文科学探索之中;让与天文有交集的人,愿意以自己的珍藏保存在上海天文馆为荣。
昨天,上海天文馆的最早倡议者之一、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叶叔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给一周前刚开工的上海天文馆提出了她的期望。
她的兴建实现了一代人几十年的心愿
办一件事,只有40%的把握,如果停止在这里不动,把握就会慢慢变为20%,最后是0;如果积极争取,可以将其变成60%、70%,最后就搞成了。这是叶叔华常提的一句话。提议上海建天文馆,她也同样坚持。
1957年,北京天文馆建成,70年代上海曾考虑筹建天文馆。当时,上海特地招了大学生,送到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培训,又调人来沪。叶叔华也曾参与,可这批人一直到退休,也没等到上海天文馆动工。
上世纪90年代,叶叔华和复旦大学著名生命科学家谈家桢一起,向上海市领导建议“上海应建科技城,其中当有天文馆”。2001年,上海科技馆建成,可惜没有设立专门的天文展区。2009年,长江大日食扫过上海,激发公众潮水般的天文热情,叶先生再次向市领导提出建设上海天文馆。
“2010年世博会结束,我看到报纸上讨论世博园区今后的用途,与其改造成绿地,建一座天文馆,或许更好。”叶叔华说,她再次致信市领导。此后,天文馆的规划逐渐成形,“这么多年的心愿,终于在这个好时光实现。”
她的灵魂在于引发人们对宇宙的遐想
这的确是一个好时光:暗物质卫星“悟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先后上天,天宫二号空间实验
室启用;不久之后,我国的航天器还将在月球上采样、在月球背面降落;到2020年,我国空间站将可能成为人类唯一在太空中工作的空间站……
“我国已经是航天大国,随着经济、科技实力的增强,中国在人文上,也应站到人类的前沿。”在叶叔华看来,天文馆应该成为这样一个平台:她可以给每一个参观者带来人生观、宇宙观更深的启迪,“知道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知道我们的处境,知道我们向哪里去”。
她说,最近世界上有很多发现是人类期盼已久的,还有更多发现值得我们憧憬,比如找到暗物质、找齐不同的引力波。遥想更远,未来当太阳膨胀吞噬地球轨道,人类是否可能移民火星,或是土星、木星的某颗卫星,抑或太阳系外的某颗行星? 我们可否与地外文明建立通讯? 虽然这个时代很遥远,但终究会到来。
“上海真的需要这样一个地方,让大众体会到宇宙的浩渺、星空的辽阔,引发人们对宇宙的遐想。”她说,这才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相匹配。
她的价值在于拉近专业天文学界与公众的距离
天文,曾经是贵族的游戏。如今,天文馆让普通人有了深入了解宇宙的通道。叶叔华认为,要成为世界最好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要为更多人圆心中的天文梦。
美国经常会邀请有兴趣的大众,共同参与数据分析,比如SETI@home(一项利用全球联网的计算机共同搜寻地外文明的科学实验计划),志愿者可以通过运行一个免费程序下载并分析从射电望远镜传来的数据来加入这个项目。背靠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组织发起这类项目,将是上海天文馆努力的方向。
“随着中国大型射电望远镜、航天器的数量不断增多,让公众参与数据分析,将不再是难事。”叶叔华说,拉近专业天文学界与公众的距离,可以让普通人圆自己的天文梦,更有利于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前天的超级月亮,其实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天象———普通人却会如此稀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天文科普的缺位。
现代人类对天象的认识,连日食、月食都已“不足道也”,“我希望,天文馆能将人们的思维引向更广阔的思维天地。”她希望,上海天文馆能成为更多人向往宇宙的精神家园,让与天文有交集的人,愿意以自己的珍藏保存在上海天文馆为荣。美国的阿德勒天文馆的藏品中,就很多来自宇航员的捐赠———他们从太空返回地球后,就会将相关用品捐赠给天文馆,留作永久纪念。
建最好的天文馆,照亮人心中的宇宙。上海天文馆,造在每个到访者的心中。这就是叶叔华院士对上海天文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