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制度下首次外语考试将在2017年1月8日进行笔试,听说测试时间则为1月9日。
根据新高考方案,外语考试一年两考,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沪上部分高三英语教师现身说法,为考生“支招”。
英语口语测试首次进入高考总分
上海高考外语口语考试并非“新事物”。此前,2012年起,上海为了减轻学生备考压力,取消了高考英语口试,而是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外语考试中单独进行口语测试,时间为20分钟,口语测试成绩分合格、不合格两类;“合格”成绩再分A、B、C、D四个等第。部分与外语关系密切的高校专业对外语口试有所要求,学生可自行报名参加。
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的口语试题包括朗读句子、情景提问、看图说话、听说结合、简述与问答等题型。
一位资深高三英语教师表示,新高考制度下的外语听说测试全部采取人机对话的模式。评分采用机器评分和阅卷老师评分两次取平均分的形式。若两者评分差距较大,则进行第三次评分,由阅卷教师评分。
在不少英语教师眼里,听说测试计入高考总成绩有利于促进学生和老师英语听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倒逼英语课堂的教学改革。
读不完没关系“意群停顿”更关键
一位黄浦区高三英语教师表示,英语口语测试从试题的安排来看,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出了要求。部分朗读题目并不要求考生“像机关枪”一样在规定时间内读完所有内容,而是在朗读英语句子或者段落时,关注语音语调和意群停顿等。“这就要求考生真正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意群进行合理停顿,实现与其他人沟通的目的。”
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总编辑吴畏则提醒考生掌握语音语调。例如一般疑问句的朗读用升调;特殊疑问句的朗读用降调;反义疑问句根据说话意图分两种:一种用升调表示说话人不确定或者有疑问的态度,另一种用降调表示说话人不是在提问,而是想征得听话人的认同。
复旦附中浦东分校资深英语教师何幼平建议考生在余下2个月每天朗读一篇文章,可以是英文报纸,也可以是平时英语试卷中的阅读篇目。朗读时,要保持适当的节奏,切忌太快或者太慢,抑扬顿挫地在理解原句的基础上表现出作者的情感态度。“不妨用手机录下自己朗读情况,回放时能明显纠正发音不足。”她说。
对话流畅、表达清晰重于语法“瑕疵”
据悉,英语口语测试中,还有部分题型需要“人机互动”,何幼平解释说,比如让考生就听到的一段英文内容进行提问,或者看图说话,还有根据短文内容表达自我观点等。
考生在回答这种题目时,首先应做到陈述观点清晰,表达流利顺畅。相比准确性和流畅性,漂亮的从句、长句则位居其次。甚至在对话过程出现个别语法“瑕疵”也并不影响评分。
何幼平建议考生,每隔几天自己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个非常简单的话题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最好从一开始就形成画面感,说一句话的时候,脑中闪现的不应该是某个单词的拼写,而应该是一种情境、一个画面。熟能生巧,考生才能脱口而出想表达的内容。
光明中学高三英语教师姚静渝提示考生们,备考时不妨多练习“记笔记”的习惯。在听题目时用特殊的符号、数字、哪怕是汉字都可以,要记录对话中的关键词,对进一步回答问题有很大帮助。
而对于高一高二的学生,沪上一位高中英语教研员则建议,英语学习需要长期的积累。例如在学习写作、阅读等题型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听说能力的练习,提升英语综合能力。按照上海英语教学标准,高中生三年的视听量不少于90小时,词汇输入量不少于25万个。“每天都听听英语广播,看美剧也是不错的提高英文水平的方法。学习外语没什么捷径,就是要勤开口,把英语作为日常沟通交流的工具。”这位教研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