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研制团队是由一群敢想敢为勇于创新的追梦青年组成的o(上海航天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研制团队供图)
筑航天梦,圆中国梦。
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顺利飞抵距地球500余公里的太空,成功将随身携带的20颗卫星以“天女散花”方式送入预定轨道。长征六号首飞成功,不仅开创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新纪元,也创造了亚洲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昨天,上海航天长征六号团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长征火箭的命名来源于毛主席的诗词《七律·长征》,寓意着不惧艰难险阻,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直到胜利。”长征六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张卫东在发言中表示,“推动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这是每一个航天人的梦想。”
人人都是“实力派”:瞄准90余项关键技术
2008年7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明确,由上海航天组织开展新型液体快速发射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长征六号由此拉开了序幕。
型号立项之后,研制团队就确立了包括12项重大创新在内的90余项关键技术:发动机氧箱自生增压技术、高温高压富氧燃气滚控技术、双八表捷联惯组组合导航技术、迭代制导技术、自行式整体运输起竖车、大温差夹层共底贮箱、一箭多星发射技术……这一系列关键技术,都是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
有人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想想我们火箭的名字———长征,再看看红军长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后都实现了,而且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反败为胜。长征精神,只要我们学到那么一点,就足够用了。”2008年,在“长六”第一次动员会上,张卫东如此告诫团队。
液体火箭首飞失败率较高,国外类似火箭也均有连续失利的案例。“长六”也不止一次遇到技术难关,甚至有几乎走不下去的时候,团队会有种山穷水尽的感觉。“但我相信,越是到这个点,越是曙光即将再现的时候。”张卫东鼓励大家。夹层共底、燃气滚控、自生增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原始创新。其中,大温差夹层共底贮箱技术在国际上从未用过,为了实现将-180℃液氧和20℃的煤油装在同一个箱子里,张卫东带领团队足足用了一年时间攻关。就是靠着这样执着的精神,才造就了长征六号的小个头、大能量。这些也都证明了“长六”团队是“实力派”。
“小鲜肉”挑重担:组建团队平均年龄27岁
组建之初,整个团队可谓是“小鲜肉”,成员平均年龄只有27岁。虽然年轻,经验不足,但初生牛犊不怕虎。这群“追梦青年”一腔热血,敢想敢为,勇于创新,坚持到底。
在一次模拟火箭飞行测试中,决定火箭飞行稳定的重要产品———陀螺的试验数据出现了突跳。大家都认为,这么小的跳变是偶然的,但做事一向严谨细致的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周如好却认为“小概率事件不等于不可能事件,不能带任何隐患上天”。于是,他带领团队进行排查,每次试验就能收集近2万条通信数据,这些数据均需人工判读和自动判读相结合,比对其正确性。由于长时间盯着屏幕,队员们成了名副其实的“熊猫眼”。
电动伺服系统的研制,更是经历了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坎坷道路。
长征六号副主任设计师施金花回忆,在指挥喊启动的一瞬间,大家惊呆了,意料外的状况发生了:发动机喷管不受控地抖动起来,“这一抖,抖出了我们在产品设计上的不足,也抖掉了我们本该有的热试车的机会。”
针对第一次的失败,年轻队员们邀请专家进行“会诊”。队员们进行头脑风暴,大胆设想,推陈出新,对影响抖动的所有原因一一进行技术改进。当时,办公室灯火通明,一群年轻人聚在会议桌前,围着图纸激烈地讨论着改进方案。有时候,睡到半夜,脑海里突然有个改进的好点子,便迫不及待叫上室友,回到实验室,立即开展验证试验。当时是酷暑天,实验室没有空调,蚊虫做伴,做完试验往往已是凌晨,但想法得到验证的那一刻,喜悦之情无与伦比。
长征刚刚起步:后续系列化火箭研制已启动
航天事业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长征六号主任工艺师黄诚和妻子万欣是在工作以后认识并走到一起的。万欣回忆,刚认识那会儿,黄诚经常整月整月地出差,有时候遇到问题,他工作起来便不分昼夜。特别是在“长六”发射试验任务阶段,黄诚一去就是55天,两个人只能偶尔通过打电话交流,一个说“一切顺利”,一个说“家里都好”。万欣说:“他嘴上不说,但我能体谅他,所以家里有些什么事,我能包办的就不跟他多说。”
上海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鲜为人知的奋斗历程感动了每一位现场观众。昨天的现场,报告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打断。来自上海各界的800多名观众参加了报告会。现场一位老人告诉记者:“我是特地从杨浦区赶来的,航天人身上那种不怕挫折、不怕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逐梦苍穹的脚步不会停歇,为国拼搏的雄心不会停歇,对党忠诚的信念不会停歇,航天人追梦永远在路上。目前,长征六号新的任务已经下达,后续系列化火箭的研制已经启动。
文汇报记者 张晓鸣 实习生 薄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