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江创新论坛开幕之际,中英空间科技合作研讨会昨天在沪举行。当“天宫”这个代表中国最新航天成就的热词,被标准的伦敦音一遍遍提及,很明显,中国的太空能力对英国构成了相当的吸引力。
某种意义上,中英双方在空间技术领域,有一种互补。中国拥有令人炫目的航天成就,英国则在卫星方面具备技术特色;中国的航天计划雄心勃勃,英国则始终坚持“高性价比”的太空思维。根据研讨会上的信息,目前,双方学界、产业界在各个主要太空技术领域,也就是“抬头望天 (太空观测)”“进入宇宙 (太空飞行)”“回望地球(对地观测)”,都已启动合作。
在探讨推动新的全球定位系统和火星计划等庞大项目前,不妨选一个特别视角观察两国太空合作潜力———孩子。
“三年前,我被王亚平(中国女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上的实验所震撼。”昨天,英国国家空间学院主任安努·奥吉哈一边说,一边认真地看着记者。正是受王亚平的启发,他牵头推动了英国航天史上的重要事件———为25年来首位进入太空的英国宇航员蒂姆·皮克(奥吉哈形容他是“英国杨利伟”)策划了一堂太空科普课,地点是国际空间站。
奥吉哈说,他看过不少太空科普,但大多太娱乐化。直到看到王亚平的课,他才发现太空课可以既有趣,又包含相当程度的数学和物理学内涵。自此,他为蒂姆·皮克设计了70多个实验,大多是高级科普。
但奥吉哈的梦想实际上还未落地。蒂姆·皮克的实验视频是今年1月在太空录制的,但直到2月,奥吉哈才下载到数据,似乎错过了最佳传播窗口。直到下个月,这堂课才会对外发布。而王亚平的太空课面向全中国现场直播,吸引了亿万观众。
英国不是国际空间站的主要出资方,实际上,英国每年的太空预算只有5亿英镑,不到美国的零头,施展拳脚的空间并不自由。但如今,随着天宫二号的升空,奥吉哈再次得到“来自中国的激励”。他告诉记者,今后几周,他将正式向有关方面提交申请,希望能让中国航天员在天宫二号里完成一个英国科普实验,向全球学生展示,“那肯定会比国际空间站的更好”。
对更多科技与产业界人士来说,中英太空合作的领域当然不会只是科普。
作为主办方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光电学院院长徐立军教授说,依托中英空间科技联合实验室,双方携手创新已取得显著成果。下一步,在大气质量监测、环境保护、农业等方面,中英双方都有机会深入合作。
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空间实验室高级科学家休·莫蒂默说,中国拥有一些全球领先的太空技术,比如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而英国则制造了全球1/4的卫星。去年,习近平主席在访英期间还专程考察了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位于伦敦的总部。实际上,透过“一带一路”战略,中英卫星技术合作有机会造福更广大全球市场。
英国航天局国际空间政策主任克里斯·李昨天表示,中国航天现在能做的,是他们梦想了20年却未能如愿的事。而且,脱欧后,英国对与中国开展空间科技合作的愿望更强烈。他认为,太空合作如能有效利用卫星数据,其商业价值将10倍于卫星本身。
英国萨里大学工程与物理科学学院副院长高扬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家。她对中国在全球太空计划中扮演更主动、更开放的角色充满期待。她也提到了“天宫”———她认为,这个太空装置可以成为国际科学平台,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