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识竞争力已连续6年上升,今年在亚太33个地区中排名第五。昨天,在浦江创新论坛上,国际竞争力中心亚太分中心发布了《2016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上海知识竞争力体系结构协调性较好,表现最突出的是知识向经济的转化能力
文汇报记者 许琦敏 沈湫莎
创新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而好的制度能让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出来。昨天浦江创新论坛刚开幕,“双轮驱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这个主题就引起热议,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的代表认为,新生事物往往生长在既有制度框架的边缘,对现有制度形成挑战,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接受新事物、新模式,应有更果断的决策。同时,要让创新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应该让制度设计跟着创新需求走,这样才能调动每个人的创新热情。
“双轮驱动”滚起资源“雪球”
“让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起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开幕式上的这句话,道出了科技创新的牵引作用———在创新经济中,科技创新会带动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文化和环境创新。
这种滚雪球式的创新方式,将会给社会带来深刻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发端,最终给全球经济带来划时代改变。在当今中国,科技创新带来的经济转型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然而,高新技术的出现,总那么意想不到。这种打破旧有框架的资源整合,需要不断探索和突破。
国科控股董事长吴乐斌用“挖运河”比喻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做的探索,运河中的水包括量子通信、离子医疗、甲醇经济在内的战略型新兴产业,而运河的作用,则是打通知识海洋与资本海洋。“挖运河”就是为上下游产业链打造一系列共性技术的平台,让高校中的教授与产业中的工程师联手合作。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是因为光靠实验室中研究出来的技术无法形成产品,想要成果转化,必须有企业把新旧技术整合起来。然而,最具创新活力的中小型科技型企业由于轻资产的特点,通过传统银行融资比较困难。
吴乐斌说,国科控股在国务院的支持下,正在组建中国第一家科技银行、第一家科技保险公司,以建立科技金融贷款平台的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贷款融资服务,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
创新更需要“自律式管理”
“浦江创新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昨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政府要营造更好的科技创新环境的关键,一要坚定地简政放权、盘活资源;二要清除各种无形的政策障碍,让机构、人才、资金、项目充分流动;三要敢于面对改革中的困难,勇于担当,勇于负责。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看来,这三点可以浓缩成一点———创新不需要“管头管脚”的制度,更需要“自律式管理”。“我们都说,创新主体是企业,其实真正实施创新的核心是企业家。”他说,只有企业家有了创新的动力,才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找最好的科学家、工程师,并投入资金、设备等各种资源,去完成创新、实现价值。所以,好的制度只需让企业家可以放手去做即可。
“创新是激发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金东寒认为,这其中包含了对人的充分尊重,也可降低社会总体的管理成本。作为一所大学的校长,金东寒面对建设“双一流”的使命,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理完善规章制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病,只要出现一点问题,就先打上一个补丁———时间一长,补丁重重叠叠,系统效率自然就低下了。”未来要做的事情,就是以激发创新活力为宗旨,来进行制度设计。
大学的创新主体是教授,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首先应当给予充分信任,相信他会把经费用在科研上,相信他会尽力组织最好的研发,除非发现他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一旦发现就要重罚。“鼓励人、相信人的制度更适合创新经济。”金东寒认为,大学如此,社会一样如此,“自律”应成为创新管理的关键词。
为万众创新营造生长沃土
推动“双轮驱动”,既没有绝对成熟的路径,也没有绝对标准的模式。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表示,“双轮驱动”重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的改革,抓好“退、放、进、变”,政府要主动放手,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加快从关注科技转向强调创新,从注重管理转向完善治理。
专注于做能够远航无人机的上海福昆航空有限公司创始人张佳祥毕业于清华大学,去年8月,他在上海注册了公司。之所以选择在上海创业,他有两个原因,一是无人机行业对尖端人才的要求很高,而上海有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二是上海人做事比较实事求是,讲究信用。“和软件创业一套算法打天下不同,硬件创业者要和上下游反复沟通,所以选择一个沟通成本低的地方变得重要起来。”张佳祥说,在康桥先进制造技术创业园,他能享受到税务、人事等“润物细无声”的服务,在上海创业感觉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