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奥运会的夏天总是让人兴奋,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比赛,为这个原本就燥热的季节又平添了几分激情。在这个奥运的季节里,听听别国参加奥运会的故事,未尝不是一件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
成绩自悉尼奥运会后逐年下降
先聊聊德国参加奥运的二三事。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必须先解答一个问题,德国是体育强国吗?那就先来看看德国在最近的几届夏奥会中的表现:
1988年汉城奥运会是一届没有大国抵制的奥运会。面对云集的强手,当时的民主德国拿下了37块金牌,排在苏联之后位列奖牌榜次席,而联邦德国也以11块金牌排在第五位,当时的德国可谓不折不扣的第一集团成员。
1992年的巴塞罗那注定是让人难忘的,人们感动于加泰罗尼亚人的热情,感动于萨马兰奇对于故土难以割舍的爱,更感动于人类终于告别了冷战的阴霾。在本次奥运会上,统一后的德国再次展现出超强的竞技水平,以33块金牌名列奖牌榜探花,领先第四位的中国足足17块金牌。此后,德国逐渐从第一集团落至第二集团。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获20金依旧第三,但与第四名的中国队差距已经缩小到四金。从悉尼到里约的五届奥运会,德国代表团“5-6-5-6-5”的排名颇有韵律感。在里约,德国共夺得17金10银15铜,金牌数已是2000年以来的最佳。鉴于德国与身后的追兵日本仅差了几枚金牌,下一届东京奥运会时,再落回第六恐怕也并不意外。
回顾成绩,不难发现德国的确是一个体育强国,但进入21世纪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退步。一方面,统一后的德国所继承的前东德丰富体育遗产随时间流逝而消耗殆尽,另一方面,德国如今对于运动员的资助体系也广受批评。
奥运选手仅十分之一为职业运动员
就在里约奥运会激战正酣时,德国奥委会主席霍尔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无论里约奥运会上成绩如何,德国都会继续对体育项目提供长期有效的资助。不过,德国的体育资助体系广受诟病,批评集中在资助广而不精,顶级运动员获得的资助远远低于国际水平。
对于顶级运动员获得资助低这个问题,其实从德国运动员获得奥运会奖牌之后的奖金数就能看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德国援助体育协会为奥运会获奖者提供的奖金为冠军1.5万欧元、亚军1万欧元、季军0.5万欧元。据说,意大利的奥运冠军所获得的政府奖励一度是德国金牌获得者的十倍。到了索契冬奥会,德国援助体育协会经过激烈讨论,终于痛下决心,将冠、亚、季军的奖金各提高5000欧元,但这笔奖金依然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
德国媒体甚至是德国奥委会前主席、现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都曾就本国奥运选手奖金过低提出过质疑。不过,德国援助体育协会主席林森霍夫却表示:“我们的激励体制是公平且符合现实的。那些对奖金不满意的运动员,事实上将会得到赞助商的垂青。”
的确,德国阿迪达斯等公司在体育赞助方面不遗余力,但是企业赞助的目的还是为自己做宣传,因此许多冷门项目选手和成绩出现下降的运动员往往得不到任何品牌赞助。在德国,运动员们从联邦政府获得的资助仅够他们完成专业训练,日常营生还需要靠自己。在德国400多名奥运参赛选手中,只有约40人是职业选手,剩下的还需要通过别的手艺谋生。
比如,在北京奥运会上勇夺举重金牌,在颁奖时手捧亡妻照片而感动全球观众的举重运动员马蒂亚斯·施泰纳是一名安装工人。而德国著名击剑运动员伊莎贝尔则是一名出色的木工,其制作的手工摇椅在当地颇有名气。当然,很大一部分奥运会奖牌获得者还是依靠体育经营着生活,比如在历史上豪夺八枚金牌的德国传奇划艇运动员费雪,至今依然开设私教课程教授体能训练和划艇技巧。
尽管德国奥运会获奖者奖金不多,可是他们肩负的责任可一点也不少。所有奥运获奖者都将担负起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本项运动的责任。每当奥运会结束,许多德国奥运获奖者们都会来到社区和学校,为民众和学生讲解运动,并分享自己站在领奖台上看德国国旗升起时的激动与自豪。还有的运动员会回到他们曾经训练的俱乐部,与曾教过自己的老师、教练分享获奖的荣耀和喜悦,同时勉励年轻选手们争取在奥林匹克的舞台上,继续为德国争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