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突破重重包围,辗转二万五千里,以艰苦卓绝的斗志取得长征的最后胜利。从此,中国革命迎来了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
长征被誉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震惊世界。长征精神也激励一代代艺术家们拿起画笔,以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带领观众重返长征岁月。
李可染创作于1959年的国画《长征》,靳尚谊创作于1959年的油画《送别》,刘国枢创作于1959年的油画《飞夺泸定桥》,何香凝、廖承志、胡佩衡、陈半丁、秦仲文联合创作于1961年的国画《长征会师图》,蔡亮、张自嶷联合创作于1977年的油画《三大主力会师》,张文源创作于1977年的油画《红军过草地》,孙滋溪创作于1979年的油画《草地夜宿》,沈尧伊创作于1988年至1993年的926幅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李铎、沈鹏等18位艺术家联合创作于2005年的国画《长征万里图》……都是描绘长征的革命历史题材名作。它们用艺术审美将历史与现实贯穿起来,进入中小学课本,也被印上邮品,深入人心。
时至今日,长征题材美术作品仍在不断涌现,如赵志田创作的国画《遵义会议·伟大转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10多位青年教师、研究生联合创作的12幅“永远的长征”系列组画,令人印象深刻。“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长征精神仍在源源不断地鼓舞着当下的艺术家们。
长征途中重要的历史片段,一代代艺术家们曾用画笔一再记取,为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留存视觉档案。他们也将笔触伸向长征背后人性化的细节,真实感的意境,比如定格红军长征开始之际老百姓在村头桥边依依不舍与之送别的感人情形,聚焦长征途中小红军与老红军背倚背歇息的片刻安宁。还有的作品着意凸显的是长征精神,那是一股不屈不挠的生存精神,人在艰难环境里争取生存的信念和勇气。这些不拘一格的美术作品让长征在人们眼前的视觉呈现有血有肉、立体丰满。
油画《三大主力会师》
蔡亮、张自嶷作品,1977年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分别于甘肃会宁、将台堡胜利会师,标志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红军长征划上句号。这幅 《三大主力会师》 即用壮阔的画面表现了三大主力历经生死考验以不可阻挡之势汇聚在一起时这激动人心的历史场面。很多人都是通过这幅作品记住长征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历史场景的。1996年它曾被印上2枚一套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邮票。
画面以挥舞旗帜的两队红军奔跑、相拥的场景展开。动态的构图,灰暖的色调,明快的光线,营造出一片欢乐的景象。画中人物组织节奏分明,形态准确生动,表情丰富传神。尽管他们无不流露出喜悦之情,各自的表情却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富于层次的。人们从中能够看到久别重逢后的欢欣、意外相见的惊奇、喜极而泣的激动、兴高采烈的呼喊……扑面而来的更有创作者内心的历史感,既有“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昂扬和豪迈,又有“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浪漫和欢欣。
蔡亮创作过一大批经典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除了《三大主力会师》,还有《贫农的儿子》《延安火炬》《枣园来了秧歌队》《铜墙铁壁》等。
国画《长征》
李可染作品,1959年
这是一幅新中国美术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1959年李可染为纪念建立新中国十周年以毛主席诗词为题创作而成。
《长征》中,景物横向展现,层峦叠嶂,如犬牙交错,参差错落,雄奇壮丽,红军队伍沿着狭窄曲折的山路从左往右横越画面。艺术家成功地将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豪情与浪漫色彩视觉化。山体以浓墨重色写成,块面厚实稳重,以留白形成的山路、水道穿插其间。从深浓墨色过渡到留白,色调的明暗变化,平衡了画面厚重的体积感。全幅结构规整、笔墨精严、气象万千,兼具文学性、艺术性与时代意义。
这幅作品是上世纪50至70年代红色山水画的代表,映射出艺术家对新中国成立后近三十年最直观、最纯粹的思想反馈和文化记忆。
李可染的山水画被称为“李家山水”,往往采用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浓重浑厚。他成功地把西画的素描造型技巧和光影效果融合在传统水墨的表现语言中,使画面浑厚以及富有生活气息。
油画《飞夺泸定桥》
刘国枢作品,1959年
1935年5月28日,中央红军部队22名突击队员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与敌军交火,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这幅 《飞夺泸定桥》 再现的就是镶嵌在中国革命史册之中的这一幕场景。2006年它曾被印上4枚一套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邮票。
画中,铁索桥横跨在汹涌奔腾的大渡河上,桥面到水面有数十丈高,两岸均是悬崖峭壁,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子弹和熊熊火焰,勇敢前进。仰视的视角颇为适合表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处理环境和战争气氛上,艺术家也下了很大功夫。污浊的河水突出“急”字,陡峭的山体突出“险”字,火焰硝烟突出“难”字,横穿画面的铁索桥简明突出,桥上英勇向前的勇士夺人眼目。他们一手紧拉铁索,一手挥枪射击的英姿,使整个画面形成了冲锋的阵势,大有力扫千钧之力,使整幅画面产生强烈的震撼力。
版画《地球的红飘带》
沈尧伊作品,1988年至1993年
《地球的红飘带》 是沈尧伊历时6年完成的长征史诗长篇连环画,共5集,926幅。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创作一等奖、首届中国优秀美术图书评奖金奖等10多个重量级奖项,都是这部连环画荣获的殊荣,它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连环画发展史上的高峰和里程碑”、“现实主义美术的红飘带”。
《地球的红飘带》 以独特的构思立意、精心的人物塑造以及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再现了视觉的长征。这部连环画中共有真实人物77人,虚构人物23人,只见艺术家把典型人物与特定历史下的典型环境结合起来,如硝烟弥漫的战地拼杀,波涛汹涌的江河飞渡,崇山峻岭的天险奇袭,雪山草地的风云变幻……画面刻画的不仅仅是长征途中的人物与场景,更有长征精神,那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生存精神,人在艰难环境里争取生存的信念和勇气。
“长征”题材始终占据沈尧伊艺术生涯中的核心位置。早在1975年至1977年间,他就曾创作出描绘长征的油画 《而今迈步从头越》 《革命理想高于天》。1994年至1997年他应国家博物馆之邀创作的油画 《遵义会议》,长5米多、高1.85米,可谓第一幅全面、真实、深刻表现遵义会议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大型革命历史画。近年来,他还完成了大型连环画 《长征·1936》 三部曲的创作。描绘长征,沈尧伊曾两度重走长征路体验生活,多次访问当年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从而深刻领会笔下人物的性格特点。有评论家称,沈尧伊是了不起的“导演”,他像导演一样把“长征”这部史诗以高超的技法和独特的语言方式完美地体现了出来。
油画《草地夜宿》
孙滋溪作品,1979年
夜色渐深,篝火升起,茫茫大草地上,小红军背倚着身后的老红军沉沉睡去。同样表现长征,《草地夜宿》 没有聚焦长征途中惊心动魄的历史性节点,不刻意渲染磅礴恢弘的场面,却以人性化的细节打动人心,给了观众无尽的遐想。这幅画曾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30年全国美展。
孙滋溪的美术创作,以军旅题材闻名。但他画的从来不是概念式的军旅生活,表现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时,往往用庄严的场景凸显普通民众的形象。有评论家认为,文学性、情节性是孙滋溪绘画作品的潜在特点,他作品中的人物皆有时间和故事连贯。这位艺术家常常通过大量的实践不断追求创作形象的准确性,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融入自 己的真情实感和回忆式体验,增强一种人性的真实力量。
油画《送别》
靳尚谊作品,1959年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离开苏区根据地,从瑞金出发开启长征。这幅 《送别》 聚焦的即是长征的起点——瑞金武阳镇老百姓在村头桥边依依不舍送别红军队伍。它既是靳尚谊早期油画代表作之一,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表现长征历史题材的重要作品。
画面采取多人物构图方式,着重于对军民生活化细节的表现与离别时错综复杂的感受提炼。受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和马克西莫夫教学实践的影响,艺术家在画中加强了对人物形体线的突出,使得内在的肌肉、骨骼与结构有了深层次的联系,人物形体的结实感与体量感塑造得更为厚重。为了与瑞金的环境相统一,画家将背景设定为雨后的黎明,远处灰绿的植被、褐色的泥土与暗灰的天空统一在了一起,奠定了画面低沉复杂的情感基调。
靳尚谊曾坦言,画这幅画时使用了当时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情调去表现,以这一旋律作为整个创作的主调,既表现离别的忧伤,又表现继续革命的精神,主要强调的是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