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晓鸣)嘉定区安研路西侧,上汽集团前瞻技术部所在地,黄永超的办公桌在这儿摆了三年。前阵子,他把办公桌搬到了马路正对面的汽车创新港。跨过一条马路,黄永超从上汽工程师变成了新晋创业者。
记者昨天获悉,上汽集团从打破体制束缚入手,在去年初拿出1亿元资金作为“种子基金”,专门培育、扶持员工在工作之外的创新实践。当初种下的一颗颗种子,如今不少已经结出了果实:截至今年6月,上汽“种子基金”项目共收到创意435项,其中进入完善创意阶段的有87项,14个项目已经进入种子培育阶段。
作为一家完全市场竞争性制造企业,想在产业链前后端不断地创新升级,不仅意味着要在产品和服务上有所突破,同时更要在体制机制上维护和鼓励创新氛围。通过“种子基金”,上汽员工可以妥善利用时间,进行创新研究,而有价值的项目可转入产品开发,甚至获得创业支持。
创业前,黄永超等6名同事组成团队,在上汽内部研发新能源车“快捷电源产品”。“种子基金”启动后,他们最先申请,成为了“001号”,获得两轮总计55万元的资金支持。研发进展顺利,黄永超面临一个更大的选择:是继续在企业内部孵化,还是走出去创业。但真的等到人力资源部打来电话通知办离职手续的时候,这个平均年龄33岁的创业团队也纠结起来。黄永超坦言,在上汽体系中,收入稳定,外出体面,办事也方便,上汽的文化对团队的流程习惯、思维方式都留下了印迹,“我们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将会失去什么,整个团队甚至都为此失眠。与其这么纠结,不如就让‘种子基金’推我们一下”。
今年4月,001号项目原来6人团队中的3人选择从上汽离职,建立自己的创业公司。很快,上汽将投资这家新公司,第一颗“种子”将迅速成长。
除了创业这一模式以外,85%的“种子”在本企业内部就能落地,或在集团旗下的兄弟单位进行转化。“006号”人工智能算法已经与上汽的安吉物流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其开发智能物流运输系统。项目负责人金忠孝介绍,如果利用此智能算法规划运输路线,物流车每天可节约10%的路线,每年预计将为企业节省上千万元的运输成本,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
与此前上汽开展的金点子、合理化建议等改进项目不同,“种子基金”项目的步子迈得更大、更远。作为上汽集团容错机制的组成部分,“种子”项目验证无效不予追究———在创新模式中引入容错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创新团队成员的后顾之忧,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机制的“老路”,走出了一条更具灵活性、效率性的改革之路,为鼓励员工创新、营造创新氛围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