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史博臻)6月25日,广受关注的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啦!记者获悉,该项目由上海市政总院联合体承担设计、勘察和施工的EPC总承包工程。那么,它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有什么特点呢?请听记者慢慢道来。
首先是信号优先,保障路权。众所周知,公交信号优先的本质是将道路资源更多的向公共交通倾斜,但是延安路沿线存在中山西路、凯旋路、华山路、西藏路等多个高峰时段较为拥堵的交叉口,已成为路网中较为脆弱敏感的区域。在紧张的道路资源中,为实现信号优先,上海市政总院对全线所有交叉口进行充分调研,通过土建措施提升路口通行能力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路口的潜力,针对不同级别的路口配以不同的优先策略,确保延安路中运量公交车辆快速准点。
其次是灵活运营,无缝衔接。采用无轨电车的中运量公交系统,需要与上海综合交通体系融为一体。一方面,根据延安路中运量实施后进一步优化延安路沿线公交线路,以提高公交效能。另一方面,发挥灵活的运营模式,为满足市区区段客流分布较大的特点,设置两个区间调头点,分别位于黄陂北路和虹许路,方便车辆灵活运营。同时,全线设9处车站与轨道交通1、2、3、4、7、8、10、11、13号线,在建14、15号线换乘;利用现有天桥和人行过街设施,并优化常规公交站点位置,实现中运量公交系统与常规公交便捷的接驳换乘。
技术人员透露,这一项工程离不开BIM的指导和辅助设计。建立延安路高架的信息模型之后,在管线搬迁、触网架设和标志、标线和彩色路面等多方面均通过 BIM 技术直观优化设计方案,减少设计变更和简化沟通流程。在整个总承包过程中,BIM模型将作为最终方案展示和工程信息的集成平台,对于提高设计质量,优化施工工序,为项目增值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延安路是穿越浦西核心区的城市主干路,从虹桥到外滩穿过上海“心脏地带”,也是浦西最为繁忙的区段之一,沿线单位和居民都非常关注,在17.5公里长的区段内实施工程改建,调整沿线交通标志标线,且实施工期仅197天,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为此项目部走访沿线环境敏感点单位,充分利用联建共建的形式听取沿线居民和单位的意见,编制详细的分区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采用夜间施工方式,尽量不占用社会车道,针对敏感点和敏感区域,提前充分准备和筹划,充分利用夜间的6个小时,除尘降噪,减少对沿线居民休息的影响,把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