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师傅铆足劲用力将油锤甩向木楔。
一年一度的油菜花季谢幕后,精彩仍在继续。
磨碎的菜籽需经蒸汽熏蒸,水分和温度的控制全凭师傅经验。
朱师傅熟稔地用稻草把粉料包起来,光着脚丫将油饼踩实。
榨仓中油饼受到挤压,黄亮、醇香的油脂从油槽中间的小口一滴一滴地流出。
炒菜籽的王师傅将铁铲在大锅里搅得“哐哐”作响。
木龙榨上沟壑纵横,无言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入榨”对操作者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
摄影 沈继章 任国强
撰文 任国强
安徽歙县富碣榨油作坊因“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的介绍而走进公众视线,一时间前去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传统木榨制油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制油方法,早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压榨取油的记载,元代《王祯农书》和明代《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等都有榨油机和榨油方法的描述。而如今,随着机榨油设备的普及,这种成本高、工序繁杂、工具笨重、出油率低的传统木榨油技艺已很少被采用。
笔者专程前往富碣探访这门濒临失传的技艺。还未走进油坊,一股醇厚的油脂芬芳便随风飘来,耳畔传来“嘿哟—嘭、嘿哟—嘭”的撞击声。简朴的作坊里有序摆放着碾壳机、粉碎机、榨油机等,其中一台木龙榨特别醒目,纵横的沟壑无言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四五个工人各司其职,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炒菜籽、团油饼、上榨……虽打着赤膊,但师傅们一个个早已汗流浃背。
我们好奇地打量着房梁上被几股粗绳吊着的那块大青石,52岁的朱师傅介绍说,这青石有200来斤重,是榨油时用来撞击木楔的油锤。在腾腾冒着热气的大灶边,朱师傅忙着团油饼、踩油饼,娴熟的动作如行云流水。“我19岁开始学徒,干这行已经33年啦。”朱师傅说,他们这座榨油坊从碾籽、磨粉、蒸粉、踩饼、上榨、插楔、压榨到接油,每一道环节都是纯手工完成。每年到菜籽和芝麻收获时节,村民们都会带着自己的收成来换油。
“这是一门古老的民间工艺,具有浓郁的农家特色。”朱师傅说起“木榨油”如数家珍,“‘团油饼锤撞’的操作流程看似简单,却需要体力和技术才能榨出高品质的好油;制坯工艺也是暗藏玄机,坯饼压得是否厚薄均匀直接影响出油率;磨碎的菜籽需经蒸汽熏蒸,水分和温度的控制也全凭师傅经验。”
朱师傅边说边往油槽内塞油饼,一旁的哑巴师傅在一侧装上木楔,即“进桩”,最精彩也是最艰辛的一环“入榨”就要上演了。
哑巴师傅光着膀子,看上去就非常健壮。他手扶悬在空中的青石油锤,先是悠悠地撞击油槽“进桩”,撞了几下后开始发力。只见他向前跨了两步,将油锤高高托起,而后转身铆足劲用力将油锤甩向木楔。这力量、这准头让我们看得目瞪口呆,堪称力与美的完美融合。一轮下来,只见哑巴师傅赤裸的上身渗出了一层汗珠。
“200多斤的石锤将楔子打进去,把油挤出来,这道工序对操作者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没有一定的力量和技术,这油锤是甩不起来的。”朱师傅说,石锤榨油是木榨油工序中劳动强度最大的。
换下哑巴师傅,朱师傅上场了。他抡起油锤高声呐喊助威。油坊里浓浓的油香伴随着“嘿哟嘿哟”的劳动号子和“隆隆隆”的木榨声,眼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反复榨打三个小时后,榨仓中横放的木块对包裹的油饼产生挤压,黄亮、醇香的油脂便从油饼里溢出,一滴一滴地从油槽中间的小口流出。
休息间隙,朱师傅告诉我们,油坊用土法榨出的茶油因其原汁原味且香醇清亮的品质,深受大家喜爱,但现在却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木榨榨油从筛籽、蒸籽、踩饼到上榨、插楔、榨油有10多道工序,需要大量人力,工时成本高,出油率每百斤菜籽大约在30斤左右,与机器加工相比,要少四五斤。朱师傅经历过当年木榨油工艺的辉煌岁月,如今则不得不感慨这门手艺的没落。不久的将来,这种榨油作坊或许只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