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和成府路交叉的十字路口,交通拥堵状况常常超乎人们的想象。在附近某网络公司工作的小黄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遇上路口车多,行人走得慢甚至闯红灯,也少有司机按喇叭催促,有些不熟悉路况的车想要在此变道、掉头,大部分司机也乐得等上一等。
采访中,数位京城司机都对“不鸣笛”习以为常,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使用喇叭和灯光应传递出善意的信号,而不是让别人感觉到蛮横和霸道。
鲜有听到司机集体“奏鸣曲”
上述路口是“90后”司机小黄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他觉得,比起父辈,他们开车更为随性。作为驾龄6年的“老司机”,小黄坦言:“有时遇到比较‘肉,的司机,心里一急就会按喇叭。”红灯起步时,遇上前车司机没及时反应,他也忍不住轻点一下喇叭提醒对方。
小黄记得,学车时师傅曾教导过他在拐弯死角、视线盲区等处要鸣笛示意,而在小区、学校周边则禁止鸣笛。这些年,因工作原因时常出差的他觉得,相比很多二三线城市,北京的道路秩序要好很多。“礼让行人已成共识,有时遇到某路口阻塞,也很少听到司机集体‘奏鸣曲,。”
有着15年驾龄、将出租车视为“最心爱行业”的北京纵横出租汽车公司司机宋师傅则表示,禁止鸣笛是“铸在心里的知识”。“北京市在2007年就出台五环路内禁止鸣笛的条例,路上遇到老人、小孩绝对不能鸣笛,一般需要超车或路遇小猫小狗时,我会注意鸣笛提示。”他说,在他们的每月例会中,公司也会提醒他们市区内禁止鸣笛、某些路段多加了探头等。
京朝出租汽车公司的王师傅是个急性子,他不好意思地承认有时上路心情不佳,遇上状况会忍不住按几下喇叭。他说:“北京人‘局气,(豪爽大方),不按喇叭已经养成习惯。遇到堵车,大家都习惯了,按喇叭也不管用,干着急啊。”
在某汽车论坛上,一位北京司机写的“老传统:讲点开车鸣笛的规矩”帖子下,引来了很多“赞”。他写道:过去,狭路相逢,预判可过,鸣一下笛;车占中略提速,表示我要先过,对方车一般都会减速靠边让行;你错车通过时,轻鸣笛一声表示谢意。跟车出现绿灯,前车不走或前方有车辆阻碍你车正常行驶时,一般可连点两下喇叭,通知前车移动。连续三次以上鸣喇叭,只能出现在超越大型车或出现较紧急情况时使用。至于按住喇叭长鸣,那是车当救命车时;否则,是开车人精神错乱了,才这么干。
遇险或警示时,鸣笛引起对方注意
汽车乱鸣笛产生的噪音究竟有多大? 根据相关测试记录,汽车鸣笛时音量在85分贝上下;超过5辆车同时鸣笛,就会超过120分贝;一辆大车鸣笛,则高达128分贝。
据悉,北京市早在2007年就颁布《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将禁鸣喇叭的范围从四环以内扩展至五环路以内。城市道路均为禁止鸣笛路段,并设有禁止鸣笛标识。根据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 办法,“违反规定使用喇叭的,处100元罚款”。交警也提示大家,城市道路为禁止鸣笛路段,但司机在遇到险情或警示时,仍可采取鸣笛方式引起对方注意。
有25年安全驾驶驾龄的司机陆先生常穿梭于京沪双城,相比较两地司机的习惯,陆先生觉得北京司机更不喜欢变道超车,也很少遇见超车狂按喇叭的情形。他说:“如今,在北京城区的主路、环路上已甚少听见鸣笛噪音,但公交车、出租车等职业司机容易按喇叭,另外城乡结合部一些土方车也比较常见。”
陆先生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学交规时,师傅嘱咐起步时需要按两下喇叭,会车时按一下表示感谢。如今他说自己车上的喇叭“形同虚设”,有时遇到紧急情况,按喇叭不超过三下,每次不超过半秒钟。“在小区里,尤其是前面有老人小孩时,绝对不按喇叭,一方面是为了安全礼让,另外要是遇上‘老炮,,倔劲上来更不会让你。”
他表示,现在城市里基本很少听到汽车鸣笛声,“这一方面得益于市民素质的提高,另外就北京的道路状况而言,堵车时按喇叭并没有用处,堵惯了也就淡定了”。
(本报北京4月3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