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思南纪实空间DocuSinan”正式“落子”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傅国林摄
本报记者 顾一琼
思南路,旧时的马斯南路。即便在这个“主要看气质”的年代,这条花木扶疏、梧桐掩映的小马路依旧在上海滩尤为出挑。散落马路两侧、树荫背后的数十幢形态各异的花园洋房,更是其神韵所在。
这片“生长”了将近百年的老宅群落,在历经岁月打磨、修旧如故后,因循着专业的保护开发规划,并有了统一标签:思南公馆。如何让这些攒足了优雅范儿的老宅继续“抽枝吐绿”?作为这片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拥有者,黄浦区的思路渐渐明晰———文化浇灌,让百年老宅蔓延人文枝桠。
昨天,由上海纪实卫视与思南公馆跨界合作的品牌“思南纪实空间DocuSinan”正式“落子”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这个能容纳近百人的小空间,将成为沪上首个纪录片爱好者的“文化部落”,每月两次举办看片会,轮番上映中外纪录片佳作,并成为海派原创纪录片的试映点、首播地。
据透露,继名声大噪的思南读书会后,这将是黄浦区打造“思南人文中轴”的重要一环。年内,一系列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生活艺术大展等系列活动也将选址思南公馆,这里优秀的人文基因与情怀有望被彻底激活。
以文化恢复老宅的气度与尊严
砖红色的法式孟沙坡顶,尖券门廊,灰褐色卵石镶嵌立面,赭红漆木百叶窗……仅凭外观,思南公馆就能引发路人浮想联翩。
事实上,这里也曾是政商要员、文化名人的居住首选地。周恩来、冯玉祥、曾朴、柳亚子、梅兰芳等均在此居住过。但这片有着辉煌过去的老宅子也沉寂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甚至历经了“走不出暮气,贴不近生活”的尴尬。
经过将近20年的整体置换、修复打磨、改造开发,囊括了51栋成片花园洋房的思南公馆整体化身为集酒店式公寓、企业公馆、精品住宅、特色名店于一身的商业地产项目,但距离恢复往日荣光,似乎还差那么一口气。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的一席评点,让思南公馆寻到了吐故纳新、舒展筋骨的契机。他说,任何一个历史街区都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多样性和时空连续性的特征,是一个有机体,而这个有机体是需要新陈代谢的———对于历史建筑,硬件是躯体,文化是灵魂,有了人文释读,就有了故事,有了灵气,建筑才会活起来。“这一点,对于思南公馆这样住过众多名人的建筑群来说,尤为重要。”
这让思南公馆项目负责人豁然开朗:以动态生活和文脉勾连,打造思南公馆可感可触的独一无二。为此,在梳理历史文脉、揭示人文内涵的基础上,思南公馆逐步由商业载体向开放共享的公共文化平台转型———截至目前,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112期思南读书会,300多位中外知名作家、评论家以文学对谈、作品朗读、新书首发等形式与万余名文学爱好者现场交流互动。
老宅的尊严与气度,就在这样一片书香氤氲中丝丝点点地复原。
让老宅讲述闪烁人文关怀的海派故事
此次,纪实频道选址思南公馆开出首个现实空间的“文化部落”,正是冲着这里独特的人文气韵而来。
纪实频道相关负责人张珂玮说,海派纪录片有其独特的风格,比如更关注一座城市的精神,关注时代生活的风格和变迁,关注小人物个体的命运等等。“更多的是以小的切入口、以人文关怀的视角来探寻深层次的问题。而在思南公馆,我们就能找到这样的共鸣。”在张珂玮看来,让有着人文气息的海派老宅讲述一个个海派故事,最契合不过。
纪实频道自2002年成立以来,其出品的纪录片多次斩获国际、国内电影节及专业纪录片大奖,并累积覆盖全国4亿观众。相关调查也显示,尽管纪录片尚属于小众文化,但其受众的忠诚度却相当高。
据介绍,双方牵手后的“思南纪实空间DocuSinan”将成为一个跨界的文化品牌,专注于纪录片在现实空间的展示与传播,拓展精神维度,面向全社会,汇集热爱纪录片、热衷文化传播、注重精神生活、关注心灵成长的人们。
根据计划,纪实空间将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轮番上映中外纪录片佳品,同时邀请主创团队与观众们互动,分享影片制作过程中的点滴,探讨纪录片创作与审美的途径。还将甄选主题,拓展文化表达方式,通过展览、行为艺术等多种手段对纪录片主题进行注释与衍生。
以业界资深纪录片人为主体的专业选片团队将为观众甄选精品纪录片。选片思路也将从影片是否拥有画面精致的美学价值、叙述流畅的纪录片专业价值、长期生命力的社会价值、最新成片的新闻价值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此外,纪实空间已着手搭建网络平台,构造网络直播渠道、开设专区,相关互联网产品将于近期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