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和教学
1)小学语文-采用双脑识字;
2)实验数学-注重数学分支学科渗透和数学思想方法训练;
3)基础英语-使用英国牛津教材;
4)初中的科技教育、文科交汇、艺校科校、综合课程等已形成特色系列;
5)高中的选修课、研究性模块课程(1996年已经开设)、综合能力测评、杜会考察等已全面铺开;
6)学校按学习能力大纲要求开设系列化课程。
7)人民教育出版社正陆续出版实验学校自编的试验教材(目前已出版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
小班化教学
上海市实验学校早在80年代中期就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班额控制在30-36人。为了适应21世纪教育需要,学校将进一步减少班额数。
选课学分制
为了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学校在中学学段实行学分制。每个学生除了必须学习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和体育五门公共课程外,可以根据自己文化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因素选修不同课程。
每两年拍视频问孩子5个问题
你每天到学校来的心情怎么样?
你对哪个学科最感兴趣?
哪件事最让你最开心?
你遇到了问题最想向谁求助?
你将来想成为什么样子的人?
这五个问题,从2008开始,每隔两年,就会出现在上海市实验学校每一位学生的生活中。有时候是家长跟他们聊这些问题,有时候是老师专程去家中访问,而学生们对这五个问题的回答,则专门被记录在一段DV里,在他们高中毕业时成为一份特别的毕业礼物。
记录成长这个活动,上海实验中学已经做了7年,这只是该校个性化教学的一部分。
“孩子入学的时候6岁,毕业的时候16岁,10年的过程中我怎么认识这个孩子?怎么了解这个孩子?这个观察系统,就帮助我们对孩子有一个认识。”上实校长徐红说。
这个纵向观察系统分为文字记录和视频记录两部分,由老师负责对学生进行观察,然后记录,从2009年开始转入网络平台,累积到现在,已有18000余份资料。这18000份资料,跟随着每一位小主人,从小学进入初中,又由初中升入高中,直到毕业。
徐红说:“从这些视频记录当中,我们把大量的信息收集起来以后,然后在这些数据当中分析学生的潜能,再建立他们的个性图谱,所以实验学校的老师有四个身份,观察员、记录员、分析师、引导员:先观察学生,然后将其信息写下或拍摄,再分析信息,最后对他们做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