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电影《布鲁克林》剧照。受到“奥斯卡效应”影响,其原著小说近期再度登上畅销书榜。(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文汇报记者 钱好
刚刚结束的第8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图书市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最佳影片提名名单里,《荒野猎人》《布鲁克林》 《大空头》 《火星救援》和 《房间》5部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本周的 《纽约时报》 畅销书榜单中,这5部原著全都榜上有名。同样在这周,这些作品的中译本也已出齐。
好莱坞青睐怎样的故事类型? 改编过程中又有哪些取舍? 让我们聚焦本届奥斯卡改编的几部作品,还原这些光影背后,白纸黑字间的剧情。
《荒野猎人》
小说与影片不同:格拉斯没有杀死仇敌
【美】迈克尔·庞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译本2016年2月出版
在本届奥斯卡改编电影涉及的原著作品中,《荒野猎人》 当属最大赢家。这部小说2002年面世后沉寂了十多年,然后在奥斯卡提名公布后一周,登顶《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很多人恐怕料想不到,《荒野猎人》的作者迈克尔·庞克,是美国常驻WTO代表,从照片上看也是西装革履、一脸帅气,跟影片里蓬头垢面茹毛饮血的“小李子”形成极为鲜明的反差。他是藤校毕业的法学博士,曾先后在国会山、白宫就职。在庞克的维基百科介绍页面上,排在律师、政治分析师、政治咨询师等头衔前面的“小说家”三个字,纯粹就是因为这一部《荒野猎人》。
1997年,庞克在飞机上看历史书,偶然读到了美国拓荒时期的传奇人物休·格拉斯“熊口脱险”的故事。当时,他就萌生了写一部小说的想法。那段时间,他除了担任政府公职以外,还合伙开了一家法律咨询公司,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为了挤出时间写小说,他每天5点钟起床,写上3个小时,再开始日常10个小时的工作,就这样坚持了4年才完成整部作品。在这期间,过度的劳累还让他患上了肺炎,且屡屡复发。病痛的折磨,或许也为他笔下格拉斯的悲惨境遇增添了更多真实的感染力。
格拉斯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人物。只不过在一个个缥缈的传说和不那么靠谱的文字渲染中,只有几个事实是可以确定的:他参加了1822年启程的“阿什利百人探险队”,他们的目的是沿着整条密苏里河,走出一条皮毛贸易的新路线;他写了一封信,记录了同伴被印第安人突袭身死的消息,寄给这位已故者的家人;他被一头熊袭击后,一个人拖着千疮百孔的身体,奇迹般回到了遥远的营地。
从1824年起,格拉斯的故事就见诸报纸、杂志、似是而非的史料传记。1971年的影片《人在荒野》就已经将这个荒野生存、绝境复仇的故事搬上了银幕。大概正因如此,当这本庞克的处女作于2002年面世,并未引起注意。《荒野大镖客》似的泛黄书封,在一堆冒险题材的小说中显得过时而缺乏吸引力。但事实上,故事的内容远比封面精彩、刺激得多。小说用扣人心弦的笔触,描写格拉斯与自然搏斗的经历:遭到灰熊袭击后又被队友遗弃,抢走了所有武器;自己把断了的骨头回正、包扎好,吃腐肉、喝雪水维生;一次次从印第安人的箭下死里逃生,用惊人的意志力在山间雪地里爬行……有人评价说,这本书完全堪称“野外求生指南”,许多生存技巧都很详实准确。这需要归功于庞克早年丰富的户外活动经验,狩猎、攀岩、射击、山地自行车等等,他一样不落地参与其中。
电影的改编与小说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出入。比如影片中,两个同伴不仅抛弃了格拉斯,还杀死了他与印第安妻子所生的混血儿子,而最后,格拉斯亲手杀死了仇人菲兹杰拉德。但小说中并没有提及格拉斯的儿子,千里复仇的故事也以宽恕结尾———找到菲兹杰拉德时,对方已经参军,而谋杀军人是重罪。一路的艰辛磨难也似乎磨掉了格拉斯的仇恨,他要回了自己的枪,扭头走了。可以想见,影片的改动为的是加入对当年屠戮印第安人的反思,并让种族主义者受到应有的惩罚。但庞克的原著没有那么多附加的深意,就是关于一个人如何想尽办法活下去,有恩报恩,有怨报仇,当恩怨已了,走得也干净利落。从这个意义上讲,《荒野大镖客》式的封面也有几分道理。
《大空头》
小说与影片不同:没有“插播”讲解专业术语
【美】迈克尔·刘易斯著中信出版社中译本2011年1月出版
相比于两年前的 《华尔街之狼》,这部同样聚焦华尔街金融圈的影片,在专业性上实现了毫无悬念的碾压,得到不少金融从业者的肯定。主要原因在于,《大空头》 的原著作者迈克尔·刘易斯本人就是个“专业人士”,是美国财经领域赫赫有名的畅销书作家。
迈克尔·刘易斯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曾担任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债券交易员,之后以财经记者的身份在 《观察者报》《纽约时报》上撰写过不少文章。1989年,他将自己做债券交易员的4年经历,写成了一本书———《说谎者的扑克牌》,把所罗门兄弟公司起了个底,从此一炮而红。《说谎者的扑克牌》被公认为描写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的“教科书”,对美国商业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之后,他创作的《钱球》《盲边》《住房游戏》 等作品都常居财经类畅销书榜。
《大空头》自2010年出版后,在《纽约时报》 畅销书榜上蝉联了28周。当时,聚焦2007年至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著作已经为数不少,很多人从政府、从银行、从房产业等角度,通过种种现状和数据来复原、拼凑那次经济全面崩盘的缘由。然而,刘易斯却选择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绝妙切口,即那几个提前看穿泡沫假象、预见到风暴的投资人。
这些独具慧眼的“鬼才”在危机爆发之前,都是华尔街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们在公开的海量数据中,发现了房贷断供的端倪,有人直接做出了判断,有人则顺藤摸瓜一点点调查出次级贷款、房贷证券、评级制度中环环相扣的欺诈和腐败。这些人在业界一片狂欢之中,选择做空市场,下了让所有人讪笑、不解的赌注。最后,他们赌赢了华尔街,保险公司、银行甚至都快拿不出钱来偿还赌资。
但接下来的故事并没有按照“小人物逆袭”的套路来发展,他们没有成为时代的英雄。因为他们赌的是经济的全面崩盘,百姓的流离失所。他们是正确的,但是在这场浩劫中一夜暴富的人,不得不承受全民的敌意。而华尔街的始作俑者,“垃圾”证券、债券的发行者,评级制度的制定者,却大都全身而退。
相比于电影,《大空头》原著的专业门槛更高,当然更不会有女明星边洗泡泡浴边讲解MBS的含义———像这样的行业术语在书中铺天盖地,能把一个不懂金融的门外汉“砸”得晕头转向。可以通过其中简单的一句叙述来感受一下:“一家具有最高评级的蓝筹企业站到掉期和长期期权以及其他风险分摊创新的中央,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它的目标读者从来都不是那些对金融一窍不通、且没兴趣深入了解的人。《说谎者的扑克牌》之所以能成为业界“教科书”,就是同样的道理,刘易斯不会为了扩大读者群而绕过那些必不可少的名词,毕竟这不是一部小说。
但《大空头》之所以能雄踞畅销书榜半年之久,也跟幽默、犀利的文风有关,一位畅销书作家绝不会容忍一个干巴枯燥的故事。每一层内幕、每一个谎言都像是一块霉烂的砖头,在游戏闯关中被水管工一一掀起,而这些水管工还幻想自己是黑暗中拯救世界的蜘蛛侠。他们在“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环境中孤身奋战,承担来自公司、投资人乃至亲友的巨大压力;当经济开始一点点土崩瓦解,他们却又要承受内心的煎熬。这让这本书在辛辣的“华尔街揭秘”之余,多了一层沉重的悲剧色彩,引发有关人性、道德等方面更复杂的回味。
《布鲁克林》
小说与影片不同:开放式结尾,在艾丽丝决意离开时戛然而止
【爱】科尔姆·托宾著上海文艺出版社中译本2016年1月出版
在今年入围奥斯卡的一众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电影中,《布鲁克林》与众不同的存在,就好像一个内向的爱尔兰女孩站在沸腾的纽约街头———格外清淡,却又令人忍不住回望。这股独特的气质,其实来自于影片改编的同名原著,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的长篇小说 《布鲁克林》。
“托宾的风格,就是叙述很平实易懂,内容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因为这个原因,他的小说容易让粗心的读者觉得平淡,但读进去了就很容易被吸引。”99读书人副总编彭伦介绍说。爱尔兰的社会、移民者的生活是他笔下频频聚焦的话题,而优雅、含蓄的语言,让托宾被冠以“英语文学中的语言大师”的称号。
“漂泊他乡,就会在故土与他乡都成为异乡人。”《纽约客》 对小说《布鲁克林》 如是评价。这部作品写于2009年,出版后很快登上 《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并获得布克奖提名。小说的主线在影片中有完整的呈现:1950年代,爱尔兰小镇女孩艾丽丝只身前往美国打拼,在布鲁克林过着格格不入的底层生活。经历过最初的思乡之痛,她渐渐融入周围的人群,并与热情的意大利裔水管工相爱、结婚。这时,传来了姐姐病逝的噩耗,她回到故乡,身上的“外来性”让她获得了乡邻的青眼、优厚的工作机会和一个好男人的爱慕,但与此同时,心中的“故乡”也成了一个回不去的地方。
不同于大多数以移民为题材的作品,在背井离乡、努力适应陌生环境的艰难岁月之后,《布鲁克林》 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快乐结局,陷入摹写漂泊者的励志奋斗史的套路。艾丽丝最后有没有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都是未知数。而母亲独守故乡的孤独,以及与丈夫间的观念差异,却都为未来可能的纠结乃至不幸埋下伏笔。本来,背井离乡就不是一条简单的曲线。没有煽情,没有说教,托宾只是用节制又温柔的笔触,描摹生活的真实画像。
尽管托宾非常肯定电影的改编,但在许多细节上,影片与原著还是存在一些出入。电影的镜头一直跟随艾丽丝乘轮船回到美国,但小说只写到她决意离开爱尔兰,就戛然而止,留下一个更为开放的结尾。在小说中,对于艾丽丝与爱尔兰男人吉姆的情感展开描述得更充分,两个人从前就相识,后来也已经深深相爱。这也让她在面临选择时更为纠结。
小说中极细腻的心理描写,也是影视语言所无法完整传递的。譬如写到艾丽丝初次离家前夕,姐姐罗丝让她挑选一些饰品带走。“艾丽丝猛然间想到一事,既感到震撼,又了然于心。罗丝已经30岁了,而母亲显然是不能独自生活的,那不仅因为退休金很是微薄,也因为离开她们她会孤苦伶仃,罗丝如此精心安排艾丽丝的出国之行,便意味着罗丝将不能嫁人了……她明白过来,罗丝在帮她办妥出国之时,也放弃了真正的希望:离开这个家,有她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庭。”她感到姐姐才是应该去美国的那一个,母亲也该是对此心知肚明。内疚、不舍、悲哀……情绪的千回百转,心绪的每一丝颤动,都在字里行间清楚地表达出来,没有语言上的藻饰,平实,细腻,精确。正因如此,才会有作家卓伊·海勒的评价:“托宾对于女性的真实刻画在当世男性作家中无人能及。”
动态
“最佳影片”原著销量涨幅最大
日前,亚马逊中国盘点了历届奥斯卡原著图书在近3年的销售表现,并发布了2015年奥斯卡图书排行榜,《教父》 《了不起的盖茨比》 和 《为奴十二年》 占据榜单前三甲。
对比原著图书在斩获奥斯卡奖项前后一个月的销量,2013年至2015年间荣获奥斯卡奖项的影片中,2013年第85届“最佳影片”得主 《逃离德黑兰》的原著以33倍的涨幅,成为销量增长最快的原著图书,其次是销量增长10倍、2014年第8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为奴十二年》 的原著。这两部影视作品在获奖前均未被引入大陆市场,获奖后在短时间内迅速被大家熟知,并带动了原著小说的逆袭。
此外,那些获奖前已经上映,得以被中国观众熟知的影片,其原著虽然在获奖后销量未能呈现明显变化,但整体仍保持不错的销售表现,在年度销量榜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其中就包括《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了不起的盖茨比》 《星际穿越》。
2015年奥斯卡图书排行榜,则是对历届奥斯卡原著图书在过去一年中的销量进行排名。其中,《教父》 已连续两年蝉联奥斯卡原著图书排行榜的冠军,《傲慢与偏见》 《老人与海》 《杀死一只知更鸟》 更是作为经典世界名著经久不衰。而近3年获得奥斯卡奖项的作品数量为4部。剩余图书均属于少儿类,也延续了前几年的相同趋势。
2015亚马逊中国奥斯卡图书排行榜
《教父》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为奴十二年》
《海底二万里》
《傲慢与偏见》
《冰雪奇缘》
《星际穿越》
《老人与海》
《纳尼亚传奇》
《杀死一只知更鸟》
相关链接
这些小说改编的电影将“小金人”揽入怀中
《乱世佳人》
《乱世佳人》书影及同名改编电影剧照。
1940年第1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维克多·弗莱明、乔治·库克、山姆·伍德主演:克拉克·盖博、费雯·丽原著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
影片改编自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 《飘》,也被译为 《乱世佳人》。
小说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前后,南方庄园主的女儿斯嘉丽与商人白瑞德的爱情故事,而个人命运的坎坷,也折射出南部种植园在战争前后的风雨飘摇。最终,斯嘉丽伫立在庄园废墟之中,对着夕阳默念的那句“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成为不少人的座右铭。小说作者米切尔一生中只发表了 《飘》 这部长篇巨著。
《教父》
1973年第4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主演: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詹姆斯·凯恩原著作者:马里奥·普佐
影片改编自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的同名小说。
小说讲述了以维托·唐·科莱昂为首的黑帮家族的发展过程。《教父》 开启了黑帮小说的全新时代,一经问世便占领 《纽约时报》 畅销小说榜67周,在短短两年内创下2000万册销量奇迹,至今仍是美国出版史上头号畅销小说。担任三部 《教父》 电影剧本创作的普佐还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奖。
《辛德勒的名单》
1994年第6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主演:连姆·尼森、本·金斯利、拉尔夫·费因斯原著作者:托马斯·基尼利
影片改编自澳大利亚作家托马斯·基尼利的同名小说。
小说 《辛德勒的名单》 是布克奖的获奖作品,以高度纪实的手法,刻画了二次大战时期德国人奥斯卡·辛德勒冒着生命危险,倾注所有财力和智慧,营救数百位犹太人生命的真实故事。自问世以来,这部小说以其撼人心魄的真实性和洋溢于字里行间的人道主义的光辉,感动了无数读者,被斯皮尔伯格改编成电影后,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阿甘正传》
1995年第6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主演:汤姆·汉克斯、罗宾·怀特原著作者:温斯顿·葛鲁姆
影片改编自美国作家温斯顿·葛鲁姆的同名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阿甘是常人眼中的弱智和白痴,但他天性善良单纯,加上天赋异禀,使他先后成为大学美式足球明星、越战士兵、世界级乒乓球运动员、摔跤选手、国际象棋大师和商业大亨。透过阿甘“轰轰烈烈”的传奇一生,让人们看到了世态的复杂,而更觉人性真诚的可贵。
20部来自原著改编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西线无战事》
《乱世佳人》
《蝴蝶梦》
《八十天环游地球》
《宾虚》
《雾都孤儿》
《教父》
《飞越疯人院》
《克莱默夫妇》
《走出非洲》
《沉默的羔羊》
《辛德勒的名单》
《阿甘正传》
《英国病人》
《美丽心灵》
《指环王3:王者归来》
《百万美元宝贝》
《老无所依》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为奴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