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出台的 《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 明确,参加入职培训是上海新教师的义务和责任。“240、540”培训项目随即推开,即普通在岗教师要在5年时间里参加240个课时的培训,骨干教师为540个课时。
上世纪80年代,上海还建立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带教制度,此后几经改革,在2005年又建立名师名校长培训制度,使得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梯队。
此次调查的数据显示,上海入职新教师培训中由“有经验教师带教”的比例为99.9%,超过国际均值10多个百分点;“团队带教”和“与其他学校合作”分别为97%、79.1%,均大大超过国际平均值的53.5%和32.3%。而且,上海初中99%的教师会参与教学观摩,每月观摩一次或以上的占45.7%,是排名第二位国家的两倍。
上海进才实验学校年轻教师徐昊曾参加中英数学交流项目第三轮交流互访,他说:“我们习以为常的备课组教研活动,英国学校很少组织,他们甚至没有这一概念。”在上海,徐昊所在的学校不仅每周举行一次校级教研活动,老师们还会每两周参加一次区级或跨区的教研活动。
职业发展动力最强:教师教学评估反馈确保教育质量
OECD的调查报告特别强调,上海的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获得了良好的专业支持,并且有强大的职业发展动力,上海教师参与职业发展的意愿均远超世界均值。
在项目组专家看来,上海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的教学评估反馈机制,以及在此基础上搭建起的教师职称晋升体系和对教师绩效的评价激励办法,产生了系统性效果。“上海的教师平均年龄为38岁,比国际平均水平低5岁,这也意味着教师这个岗位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上海TALIS项目组负责人之一、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张民选说。
OECD此前的调查显示,教师这个从事着全世界最重要工作的群体,在很多国家并不能得到自己工作的反馈。TALIS报告显示,成员国家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75%的教师称,尽管他们积极看待教学评价,但却很少收到有关改善教学或使教学更具创新性的认可,更不用说定期的教学评价。
有学者调查称,PISA测试结果显示,科学的教师评估系统与学生学业和能力的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上海TALIS的结果正印证了这一点。
据介绍,上海早在1986年就在120所学校为老师搭建了职称晋升的平台,此后经过多次修订,直到去年最终打通了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定的通道,使得中小学教师也有了职业发展的更高目标。
自从上海参与PISA测试以后,老牌的PISA测试常胜将军芬兰已几次前来取经,考察上海教师的职称晋升制度,因为芬兰教师的挑选要求虽然堪称世界第一,却由于缺少职业晋升阶梯,教师的提升动力不足。美国也同样在了解“上海经验”,考察上海的教师评估制度。
数字说明了中外师资队伍建设的差异:根据调查报告,上海的教师几乎所有人都“观察过其他教师的课堂并提供反馈”,而国际均值是39.8%;上海教师选择“每周一次或更多”、“每月1到3次”、“每年5到10次”的总和为74.1%,远远超过国际均值的18.3%。“这意味着所有教师都为别人提供过教学反馈,或者得到过来自同行和更高年资同事的关于专业的反馈。”上海市TALIS项目专家组成员之一、华东师范大学丁钢教授解释。
在教学受到反馈之后,有90.8%的受调查教师表示学校“安排带教老师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89.4%的教师认为学校“与教师讨论改进任何教学不足的措施”,82.2%的受调教师认为学校“有为提升教师工作水平而制定的教师发展或培训计划”。
正如美国教育与经济研究中心主席、CEO马克·塔克针对上海TALIS报告的分析文章所言:高效的教育体系相对应的,是高度完整而且强大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教学理念够先进,但教学还需更信息化
根据OECD的调查结果,上海教师的教学理念已足够先进,他们对于国际目前最主流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有强烈的认同感。
所谓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简言之,就是认为思维和推理过程比具体的课程内容更重要,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自主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最佳学习效果。调查中,96%的教师认同这一点,而且99%的教师认为,学生应该被允许考虑问题的解决方案,以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老师面前展示他们自己。
事实上,上海教师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几个实践,如“结合日常生活问题或工作来说明新知识的用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一个问题或完成一个任务”等方面,都超过了国际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