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集纪录片,今年1月7日低调地在央视首播,当时反响寥寥。
一个月后,这部纪录片却在年轻人扎堆的国内知名的视频弹幕网站Bilibili(简称“B站”)走红,点击量超过50万。还在持续上升中。
这部片子就是《我在故宫修文物》。
我在故宫修文物
御猫在旁玩着土
《我在故宫修文物》被无数人安利。故宫朱墙内,有人所不知道的另一个世界,大气精美,匠心独运,却也富有生活气息,低调从容。
微信公众号“火收藏”如此热情地介绍该剧:吃我一剂安利!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超好看!
在大家煲各种美剧、英剧、日剧的间歇,看各种手撕鬼子、嫔妃宫斗、婆媳开撕、穿越逗趣的国内剧之余,花两三个小时看看这部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然后,你会被匠人之心打动,你会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你会回来为我点赞的。
值得一看 匠人精神
这部三集纪录片,讲述的是故宫文物修复师们的故事,它在二次元及花痴爱好者的聚集地bilibili上走红,点击量近50万,满屏弹幕可证关注度,在文艺青年聚集、打分颇有公信力的豆瓣评分高达9.5,而热门偶像剧《琅琊榜》的评分也不过9.2。这对一部纪录片来说,更是不易。
文物修复不仅是技术,也是艺术。除了技艺之外,此纪录片让我们看到,身处深宫的文物修复工作者们,对技艺精益求精,日复一日过着平淡而又有趣的工作和生活,让数以千计的珍宝重获新生。
他们似乎与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格格不入,然而,正是有了这些样貌普通,深藏不露,甘于寂寞,锤炼技艺的师傅们,才能让后世子孙有幸能瞻仰古人的杰作,才能让千年的中国灿烂文明传承下去。
故宫钟表修复师引来网友阵阵表白
去b站刷弹幕版,会看到满屏飞过的“表白王师傅”、“王师傅好帅”、“王师傅嫁我” 、“王师傅缺儿媳妇吗”、“我要给王师傅生小钟表”等等之类的表白。
网友们口中的“王师傅”,是故宫博物馆钟表组的老师傅王津。他手艺高超、气质儒雅、笑容温暖,他的匠人匠心,让人肃然起敬。
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王师傅背着手,站在慕名而来的参观人群中,望着橱窗里刚刚修复了几个月的钟表,对着镜头说了句:“有点心疼。” 因为展示的时候,这些钟表是静止的,不过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中,钟表被修好的那一刻时,犹如精灵附着其中,齿轮滚动,声音动听,此时,伴着清脆钟鸣,“膜拜!”、“好美!”、“真棒!”、“佩服!”弹幕在屏幕飞驰,网友们的激动溢于言表。
片中还有这样一个片段:王师傅和徒弟去参加展览,一位台湾收藏家说要是有一两件故宫没有的东西就知足了。他尤其兴奋的介绍那块金表上刻着伊丽莎白,王师傅则非常淡定。王师傅get不到也无意去追求收藏家的兴奋点。在收藏家眼里,“伊丽莎白”意味着极高的收藏价值,昂贵的市场价值;而在王师傅眼里,它不过是他手下过手的千秋万代巧夺天工精致无比的各种表中的一件。他们在两个世界。
木器修复师屈峰的大哲学
“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我们从过去最早的时候说,玉有五徳,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呢,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把椅子。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融入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屈峰说了这段话,他在辽金代观音木雕像修复完成后,让旁人寻找修复痕迹时,表情中露出的小炫耀十分可爱。
他们是“文物医生”,他们是文物修复师,他们每天不会接触不一样的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从古物中体悟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当师傅修复好黄花梨衣柜时说了一句“这擦完了真是幻彩生辉啊”,一片弹幕飞过:“新词get”、“师傅气质一个个真不是盖的”、“我觉得他们开口都是文化,我只会说‘卧槽’”……
其他
古画修复的组长杨泽华,工作休息时会弹着吉他,貌似和他的工作性质并不协调,他独特的个性和碎碎念的特征却广受网友的喜爱。当古画修复完成之后,他操着地道北京腔,给人介绍画中人物,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实力圈粉。
漆器组的年轻的小闵组长和伙伴们,忍受大漆的味道,坚守着最传统的技法。
因为故宫禁烟,有烟瘾的王有亮老师傅,坐在寿康宫的炕上,审视、检查刚就位的紫檀大柜,然后骑着他的小电瓶车出去办一件“大事”,出宫抽烟。
寻常日子 非凡一生
修复师对于古物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修复。世世代代传承千年的修复师们与手中的文物永远在进行着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一如奇幻梦境。
他们在修旧如旧的过程中,不仅融入着自己的情感,更渗透着自己的审美趣味,用自己的修养与眼光去看待他们,用自己的全部理解与技艺让手中的物件,重新焕发着它们的光彩。他们与文物的缔造者们对话,与文物本身对话,或许时不时还会用叹为观止的崇敬之情体悟着文物的巧夺天工,精妙绝伦。
文物有着无穷无尽的生命,修理它们的人却是换了一代又一代,想到这里,突然有些悲凉。
用来丈量文物修复师一生的,不过是数量不超百的书画,或者器皿,这样的一生,走得好讲究,好舒服。
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你既能看到修复师们沿袭着师徒传承制度,工作严谨认真,也可以看到他们闲暇时,种花植树,养鸟斗猫打果子。他们与仅有一墙之隔的浮躁尘世格格不入,却又明朗的生活其中。
正如网友所说,这体现了人与文化的大和谐,手艺与传承的大和谐,神秘与日常的大和谐,内敛温柔与热血激情的大和谐,历史穿越千年与现代对话的大和谐。
正如导演在片中所说,这些修复师对待文物,并没有常人想象得那样战战兢兢,反倒是透着一股寻常生活的云淡风轻。
豆瓣上如是介绍《我在故宫修文物》:
“文物医生”和他们的“文物复活术”!作为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成体系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3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揭秘世界顶级文物“复活”技术。
这部纪录片在网络的意外走红,引人思考,只要有好的内容,独特的年轻的视角,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会静水流深,深入人心,传承到新一代年轻人手中。
相关链接
《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专访:故宫人送他外号“叶问”
前不久,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热播,很多人对文物修复师这个略带神秘色彩的职业充满兴趣。导演叶君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揭秘世界顶级文物“复活”技术。
赶上故宫建院90周年院庆,搁置了5年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项目得以重启。就在文博界人士“安利”这部业界良心之时,《昨天他33岁,今天他的纪录片将登陆央视》这篇文章也在清华大学校友群里热转,好心的同学“自来水”宣传这部纪录片的同时,甚至想为他拉媒牵线。
拍摄期间,因为总在“问这问那”,故宫人送给叶君一个外号“叶问”。近日,回忆在故宫拍摄经历,以及观众和业界对纪录片的超高好评,饱受腰疼折磨、连接电话都费劲的叶君,难得面露喜色:“文物修复师这样的人才难得,希望这部片子播完,能给他们涨点工资吧。”
《我在故宫修文物》,被誉为年轻版的故宫纪录片。片中不仅有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三彩、康熙皇帝六十大寿的32扇屏风,这些稀世珍宝被近距离地呈现,就连它们从残损到重新焕发生机的经过,也由文物修复师们串联成故事。
隐藏在故宫科技部的“文物医生”,并非观众想象此前想象的胡子花白的大师,而是玩儿得了吉他、养得了御猫的手艺人。这里面甚至有一些颜值颇高的年轻人,因为热爱一门技艺,在宫里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用大半年时间修复一件书画或者钟表。
纪录片首播之后,网友好评如潮。其中,“SoudWrong”的点评最深得人心:“很久没有看到这么让人大开眼界的纪录片了,既增长知识,平静的描述中又蕴含了一股力量。虽然从头到尾都是淡淡的语气描述,我却看得热血沸腾。”难怪不少网友在故宫官微下喊话:你们还招文物修复师吗?上过大学的那种!
叶君的朋友看了纪录片后,羡慕修复师得天独厚的工作环境,调侃其拍摄了一部逆天的企业宣传片:“工作地点在一环,御花园景观工作室,每年还有四五十个应届生的空缺,几年后,你们就是公司的主(管)心(理)骨(层),还不快来投简历!”
他的清华大学同学,在校友微信公众号“THU2002”上推送了一篇文章——《昨天他33岁,今天他的纪录片将登陆央视》。“中国好同学”自来水安利这部纪录片的同时,甚至为他拉媒牵线:“各位知书达理温婉贤淑的奇女子们,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了啊!”
看到这篇文章,叶君呵呵一笑,“一不小心暴露了”。他对有情有义的同学心生感激,为自己拍出这部片子略感安慰:“当年如果不是出了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我都没法跟亲戚朋友解释我的工作。其实中国的纪录片工作者们,也能拍出像《琅琊榜》《寻龙诀》那样可称之为电影工业的作品吧。”
听大悲咒做后期
这部3集长的纪录片耗时3个半月,摄制组最多时有7人,一度只剩下一人。他们进入最为保密和神秘的故宫博物院科技部,全球仅此一例。
每天开始拍摄之前,他们要办临时工作证,而且签关于文物安全的协议,一旦有损文物立马停工。幸运的是,拍摄过程安全,完璧归赵。
故宫院庆的时候,为看清明上河图,观众生生创造了“故宫跑”,要穿着跑鞋抢先排队,一亲国宝芳泽。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清明上河图这些世界顶级文物的时候,叶君想“再等下一回亲眼看到,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他心生敬畏,拍摄格外小心。
问及拍摄初衷,叶君透露,除了选题吸引人之外,他还希望展现中国文化中好的一面,告诉观众它好在哪儿。“我们文化中其实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如果不经过现代趣味的处理,可能久而久之大家就不看了。有什么办法能让80后对传统文化感兴趣,让他们想追日本动漫、韩剧美剧那样去追纪录片?我们一直在思考。”
这是他第二次拍摄故宫。5年前,他曾参与故宫系列第二部《故宫100》项目,主要拍建筑特色和人物故事。这次拍的不是历史题材,而是现实生活,既有修复技艺,也有不同性情的人物,还有故宫生活细节。叶君他们当时总结了“物(件)事(件)人(物)非(物质文化)”4个字,三四个月的时间里,不间断地纪实拍摄,与修文物的师傅们同吃同工作,慢慢成为了朋友。因为他总是“问这问那”,人送外号“叶问”。
拍摄的辛苦不言而喻,做后期剪辑的工作强度丝毫不减。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到了晚上眼睛疼得睁不开,这时候,叶君就喝点啤酒,播放男声版的大悲咒,聊以放松。他自嘲:“这个组合很混搭,不过这是事实,现在看来如同韩剧里的啤酒搭配炸鸡。”
故宫女孩气质好
谈及那些令人羡慕的“文物医生”,叶君笑言,你们可别觉得大师都是胡子花白的老头儿,里面不乏高颜值的90后小鲜肉呢,“故宫这个气场真好,耳濡目染的熏陶,故宫女孩气质都很好”。
纪录片首播当天,央视纪录频道制片人徐欢发朋友圈表达对故宫人的艳羡:“作为拍摄故宫的团队,我们终究是紫禁城里的过客,曾经走进这座城,我们生活中那些被称为历史的东西被真实的触摸,同时也留下与这座城彼此映照的影像,成为它记忆中的一部分。这部现实版的故宫希望传递活力故宫人,修复一件件文物也是在唤醒一个个生命。”这位川籍女导演甚至畅想,如果她去故宫修文物,最想去书画组专攻“接裱纸”。
而刚刚过完33岁生日的叶君,却无暇守着电视看直播。腰疼得难以下床,他还要赶一个“很急的急活儿”,不过,他抽空上豆瓣刷了下网友的评价。有人重新思考职业的价值,“为什么片中每个人的眼睛都闪闪发光”;有人反思文物修复行业的窘境,坦诚不少手艺面临失传;还有人萌生要去故宫拜师学艺的想法。
这些众说纷纭,让叶君倍感荣幸。立题之初,他就想极力避免令观众觉得“事不关己”,力争让外行人看得下去,了解这个神秘的职业,了解这群可爱的人。于是他改变策略,不讲一群人在坚守一个越来越少人愿意从事的行业,而是讲我们每个人都会至少有一个职业,职业对我们人生有何改变,我们的职业生涯又能留下什么,与观众寻求共鸣。
旁白解说,“这部纪录片第一次通过对文物修复领域‘庙堂’与‘江湖’的互动,展现传统中国四大阶层‘士农工商’中唯一传承有序的‘工’阶层的传承密码,以及他们的信仰与变革”。叶君补充,这是徐欢团队5年前在故宫拍摄后,形成的10万字的调研报告的结论,“哪怕它融入了这个时代现代化的技术设备,那也还是有古代技艺的基因。文物修复师这样的人才难得,希望这部片子播完,也能给他们涨工资吧。”
来源:微信号“火收藏”、华西都市报等
文汇报记者 顾军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