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登全冬会舞台,上海冰球队(左)令人眼前一亮。Osports
本报记者 谢笑添
“十三冬”开幕后的这段日子,乌鲁木齐纷飞的白雪鲜有停歇,市内到处是冰封的河道。若能身处这样的环境,就不难理解生长于乌市的人们对于冰雪的情愫。只为看一场冰球或是花样滑冰的表演,他们就不惜驱车五六十公里,前往市郊的冰上运动中心。正是得益于这般得天独厚的环境与氛围,过去,全冬会赛场几乎尽为北方城市所统治。然而,上周六落幕的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却多了一道来自南方的风景。
过去的十余天里,上海代表团完成了史上首次全冬会之旅,而这也是对上海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难得的检验。随着“北冰南展”的不断积淀,以及花滑世锦赛、短道速滑世界杯等国际顶尖赛事的落地,四季难见冰雪的上海同样拥有了一批冰上运动的忠实拥趸,也建设起了坚实的后备力量梯队。只是,与多数城市有所不同的是,自开展冬季运动以来,上海始终将冰上人才的培养依托于体制外———冰壶项目采取体教结合的方式,由学校学生组队参赛;花样滑冰、冰球与短道速滑队则以招投标的形式,借助社会力量组建。
尽管在起步较晚、中生代运动员尚未成熟的客观环境下,如今的上海代表团距离传统强队有着不小的差距,但在上海市滑冰协会副会长、冰壶协会副会长陈铫看来,“运动员们展现出的斗志与精神令人振奋,坚定了上海继续走体制外培养模式的道路,这就是本届全冬会最大的收获。”
社会力量助推发展
对于上海男、女冰球队的队员们而言,刚刚过去的全冬会过得颇有些跌宕起伏。他们既经历了接连惨败的郁闷,也品尝到了赢得首胜的甜蜜。相较于一时的胜负,他们更在乎的则是这项运动的长远发展。如今,上海冰球12岁以下梯队的建设已初具规模,还建立起了自己的青少年联赛,但由于起步较晚,作为大赛主力的“中生代”球员仍然处于断层的困境。在本次出征的两支冰球队伍中,除了少数几位天赋拔尖的“00后”,多数球员都是来自沪上滑冰俱乐部的教练,其中也不乏马晓军这样的退役国手。
算上作为体制内运动员的那段经历,这已是马晓军人生中的第六次全冬会之旅,但这一次她的心态却大不相同。“能参加全冬会当然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主要的身份是滑冰俱乐部的教练。当孩子们看着我们能够站在这么大的舞台上,也会给刚练球的他们坚持下去的目标和动力。”据马晓军介绍,除了承担本届全冬会上海冰球队组建工作的飞扬冰上俱乐部外,沪上还有六家开展青少年冰球培训的社会力量,在10岁以下年龄段的人才基础甚至已追赶上了统治该项目多年的哈尔滨。而在更为人瞩目的花滑赛场,博得李子君、隋文静等一众“大咖”赞赏的13岁姑娘张美驰,同样由社会化的俱乐部培养而出。自6岁随母亲来到上海,张美驰切身感受到申城冰上运动氛围的日渐浓郁。在她看来,比起早年在东北练冰的经历,上海的培养模式给了她更多与教练一对一共处的机会,在技术上也得到了更有针对性的细化。
在加拿大等冰雪运动强国,商业化、社会化的俱乐部模式早已成主流,在不同项目中展现出了不同的优势。除了基本的滑冰技术与身体素质训练外,花样滑冰需要选手对于音乐与舞蹈的理解,冰球运动强调战术配合,需要参与者独立而又快速地思考,这些都是传统专业体制培养模式下的盲点。在陈铫看来,“上海模式”给予运动员最多的则是动力,“体制内的专业运动队里,运动更像是谋生的手段,当运动员到达一定年龄后,容易失去积极性和热爱。强调兴趣与竞争的社会化俱乐部则很好地规避了这一缺陷。”与传统体制模式相比,俱乐部的生存更有赖于庞大的人群基础,而北京申冬奥的成功正是发展这一模式的绝佳契机。
体教结合实现双赢
竞技体育的赛场终究残酷,差之毫厘的失误或许就会埋葬胜利。十三冬的冰壶混双赛场,在决定着能否取得出线权的单循环赛末轮,上海组合王喆恩/瞿航就品尝到了这般苦涩。面对由两位国字号成年队队员组成的白山队,如今尚在准备中考的他们在首局一度取得五球领先的情况下遭到逆转,终以一分之差告负。赛后,当失望的泪水划过他俩的脸颊,一旁观赛的陈铫却欣慰地感叹,本次全冬会之行的目的已然达成。
出征乌鲁木齐前,冰壶队的队员们并未收到过任何与成绩相关的指标,“参与”就是作为上海代表团副团长兼秘书长的严家栋给予孩子们的全部任务。事实证明,若运动员有着对项目发自内心的渴望与热爱,拼搏与求胜就成了一种近乎本能的必然,而这正是体教结合模式的优势所在。本届全冬会,上海冰壶队青年组别的选手悉数来自有着冰壶传统的中学,成年组选手则大多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其中甚至还不乏王喆恩/瞿航这样“跳级”参赛的特例。
作为冰壶赛场唯一的南方队伍,申城选手的成绩自然平平。然而,“六天一练”的学生军输给每天至少训练六小时的专业队伍,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更何况,从更细致的数据统计来看,上海队在很多场次中并非毫无机会。相较需要时间慢慢提高的竞技成绩,上海冰壶运动的普及则要迅猛得多。得益于松江大学城内专业冰壶馆的开放,目前申城已有七所大学开设了冰壶课程,热闹的场地鲜有空置之时。而沪上多所中学也已组建了各自的冰壶队伍。春节过后,徐汇区将落成一所拥有四条冰轨的专业冰壶场,冰壶在上海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向中心城区延伸。无论对于学生或运动本身,这都是一个彼此受益的双赢过程。通过孩子们的参与,上海冰壶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与选材范围,而孩子们则在运动中收获到了课本外的财富。正如王喆恩所总结的,“打冰壶的过程和学习很像,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独立思考。”
两种模式或将并轨
冰上运动的开展离不开雄厚的物质保障作基础。上海冰球队教练王志强认为,正是基于申城的经济地位以及政府的合理投入,跳出体制束缚的“上海模式”才能得以成功探索。“虽然是南方城市,但上海有着足够多的冰上场馆。相比其他城市的孩子,在上海学习滑冰、学打冰球的成本要低廉得多。”不过,在体制外探索的这条道路上,上海并不会一直孤独。如今,在深圳、福州等更南方的城市中,也已有了专业的冰场。在陈铫看来,“上海模式”的出现不仅打破了区域局限,让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更为多元化,未来也可能形成“鲶鱼效应”,搅动冰上运动市场的发展,引导更多城市以同样的方式参与其中。
回归竞技的话题,如今的上海正处在成绩惨淡的起步阶段。有着多年社会化俱乐部经营经历的上海花滑队领队杨晖指出,这是借助社会化力量培养模式必经的阵痛,随着时间的积淀,其优势会在未来逐步展现。与之相比,上海冰上运动发展如今所面对的最大问题其实在于,如何将体教结合与俱乐部培养模式相结合。
“在不同的项目中,我们分别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但两种模式彼此过于孤立。”陈铫指出,体教结合模式面临着学生流动率过高,导致难以留住人才的困境,而俱乐部的培养模式也需要更多学校的参与,以扩大影响力与选材面。“参与全冬会坚定了我们的前进方向。对我们来说,一方面要扩大高校的参与度,不能仅局限于这么几所学校,另一方面就是要尝试着将两种模式融合在一起。”
(本报1月31日乌鲁木齐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