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加强人口导入区医疗资源布点,中心城区原则上不再增加三级公立医院床位。11月18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通气会上,上海市卫计委负责人表示,上海将进一步做实家庭医生制度,逐步实现分级诊疗,同时形成公立医院的科学管理体系,严控公立医院单体规模。
严控单体规模,三甲主攻疑难病症与科研
上海市卫计委负责人表示,上海市卫生计生“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已基本实现,上海市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2.29岁,孕产妇死亡率6.74/10万,婴幼儿死亡率为4.83‰,这三大健康指标连续多年居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十三五”期间,上海将进一步明确医疗服务体系架构和功能定位,把三甲医院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危重疑难病症诊疗中心和上海医疗技术创新、临床医学人才规范化培养的主要基地;把三乙和部分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建设成为区域医疗中心;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为政府履行基本卫生服务职能的平台、全科医生执业平台、市场资源整合平台、居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平台、医养结合的支持平台。
上海市卫计委负责人表示,上海将完善医疗资源布局,加强人口导入区医疗资源布点,中心城区原则上不再增加三级公立医院床位,同时支持郊区三级医院重点学科、硬件设施建设。
上海市卫计委负责人还透露,“十三五”期间,上海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全面深化: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核心是做实家庭医生制度,探索“1+1+1”组合签约服务模式,逐步实现分级诊疗。
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正向全市推广
到2014年底,上海户籍老年人数达到413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8.8%。而且,老龄化程度还在持续加深,预测到2020年,户籍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530万人。
上海市民政局透露,2014年底,上海共有养老机构660家,床位11.5万张。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381家,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576个,全市3.1万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员为29.4万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上海市民政局表示,至2020年,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总数将达到15.9万张,并重点发展面向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料护理服务。大力推广“长者照护之家”试点,到2017年实现全市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化地区的街镇全覆盖。到2017年,实现一定规模(15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全覆盖。2020年,全市养老护理员总数达到9.8万人,其中持有国家资格证书的占40%,全市老年护理床位数达到户籍老年人口总数的1.5%。
上海市社保局表示,将适时调整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完善基本医保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管理,适当扩大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到2015年底,上海将全面实现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签约全覆盖,并完成“新增50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市政府实事项目。
“十三五”期间,上海将积极推进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相关工作,将养老机构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联网,进一步方便老人就医配药。对于没有条件设立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市医保部门将会同卫生、民政部门,研究推动由所在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其住养老人开展家庭病床,或定期上门提供巡诊等服务
上海市社保局透露,从2013年7月开始,上海在部分街镇试行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试点。参加上海职工医保的高龄老人,经老年护理需求评估,达到相应护理需求等级的,可享受老年护理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部分费用可由医保支付。2014年、2015年又先后二次扩大试点范围,调整相关政策,目前,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试点正向全市稳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