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已成为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生存期的头号凶手。记者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获悉,近日由该院血液科主任王椿发起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真菌感染防治的重大发现,引起了国内外血液科同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医学肿瘤临床研究领域顶级期刊之一的《临床肿瘤杂志》。
造血干细胞移植又称骨髓移植,是目前治愈包括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王椿主任介绍说,近年来,随着造血干细胞配型技术以及抗排异免疫抑制剂的进步,侵袭性真菌感染成为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王椿教授介绍说,以前患者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超大剂量的放化疗,清除体内的癌细胞之后,再输入正常造血干细胞来帮助患者重建其自身的造血和免疫功能。但是,在此过程中,患者的白细胞降低至零,这就意味着患者将面临包括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的风险,若不能及时有效控制感染,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尽管近10年来,许多抗菌药物不断面市,明显地降低了细菌感染的死亡率。然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依然有难度,而针对真菌感染预防和治疗仍然不够满意,这使之成为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常见的死亡原因。因此,提高抗真菌的防治水平就能降低移植感染的死亡率,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由王椿教授率领的团队携手国内五个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经过3年努力,观察了206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最终取得了具有极高临床价值的成果: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够明显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病人的真菌感染,移植后100天内感染死亡率由24.6%显著下降至10.3%,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存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文汇报记者 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