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舞姬》,首演于1877年,比《天鹅湖》的历史更为悠久,是俄罗斯古典芭蕾最辉煌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图为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的《安娜·卡列尼娜》。
(本版图片均由演出方提供)
阔别十年,澳大利亚芭蕾舞团将第四度登上上海大剧院的舞台,带来这部编舞大师罗曼斯基为“澳芭”量身定制的新版芭蕾舞剧《灰姑娘》。
今天,上海进入“艺术节时间”。在未来一个月内,整个城市将变身为艺术的舞台,空气中都将充满艺术的气息。在46台节目之中,名家名团经典演出无疑是最为耀眼夺目的明珠。
今年的舞蹈项目尤为亮眼。全球身价最高舞蹈女星希薇·纪莲挂靴巡演,上海是其重要一站;闭幕演出则由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古典芭蕾大作《舞姬》担纲,这也是这座“芭蕾航母”首次登临上海。除此之外,美国玛莎·格兰姆现代舞团《二十世纪三大艺术巨匠》、澳大利亚芭蕾舞团《灰姑娘》、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安娜·卡列尼娜》、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吉赛尔》……
音乐方面,德国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英国BBC爱乐乐团都将带来扛鼎之作,奥地利蒂罗尔音乐节制作的“24小时音乐会版”《指环》,也必将掀起观演热潮。本届艺术节上,一个个小提琴界如雷贯耳的名字将轮番登台。作为小提琴界的“超级巨星”,伊扎克·帕尔曼的上海之行,已经引发乐迷的追捧。但这一次,乐迷的选择显然不止一个,“小提琴男神”瓦汀·列宾将在上海音乐厅举行独奏音乐会。而在尤卡-佩卡·萨拉斯特与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音乐会上,著名小提琴家弗兰克·彼得·齐默尔曼将带来两首勃拉姆斯的作品。
经过16年的打磨,如今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有专家认为文化艺术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艺术节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把国外一流的演出剧目引进来,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与中华文化合作竞争,产生碰撞和契合,最终形成上海这座城市的品格和气质。
近年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开幕演出由国内的优秀原创作品担当,闭幕演出则由名家名团压轴。而本届艺术节的闭幕演出,正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的《舞姬》。对于芭蕾舞迷而言,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被称为“古典芭蕾的博物馆”,《舞姬》《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如今还在舞台上上演的6部古典芭蕾作品中,有4部就诞生在该团。正是这一系列里程碑式的芭蕾舞剧作品使得世界的芭蕾中心由法国转移到俄罗斯并一直延续至今。“马林斯基剧院和莫斯科大剧院是俄罗斯古典芭蕾最顶尖的两块牌子,但风格侧重有所不同。”舞蹈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欧建平告诉记者,马林斯基剧院完美继承了法国芭蕾流派的细腻、抒情风格,追求的是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手臂的线条和音乐与肢体语言的水乳交融。
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是“神”一样的存在
欧建平曾在马林斯基剧院看过两场芭蕾演出,在他看来,这个舞团的表演所带来的美感,已经超越了技术和技巧的高度。“观众可以看出,他们的舞蹈是流淌在自己血液中的、与生俱来的。他们的首席舞者一般不跳炫技性的动作,但在他们身上,你可以看到全世界最美的芭蕾舞者的线条。”
尽管马林斯基剧院之前已经带着《天鹅湖》来到过中国演出,但他们的“看家本领”《舞姬》却是第一次在中国亮相。《舞姬》是西方世界里为数不多的根据东方故事改编的古典艺术作品。芭蕾舞剧《舞姬》首演于1877年,比家喻户晓的《天鹅湖》有更悠久的历史,是俄罗斯古典芭蕾鼎盛时期的代表作之一,由“古典芭蕾之父”彼季帕编舞。该剧兼具极强的戏剧性、高难度的舞蹈技巧与明库斯优美的音乐,不论是曼妙灵动的独舞,还是行云流水的群舞,都令人印象深刻。彼季帕在剧中大胆进行了芭蕾交响化的尝试,被称为是“古典芭蕾走向无情节芭蕾的一次决定性突破”。
《舞姬》第四幕第一场“幽灵王国”中索罗尔因心爱的尼基娅被毒蛇咬死,用抽鸦片来解除精神痛苦,昏迷中,他与尼基娅一起进入幽灵王国,并得到了尼基娅的原谅。彼季帕这段群舞编得独具匠心,30多名身穿白纱舞裙,披着透明白纱的舞姬,在悲怆的音乐中悄然而下,女演员的脸呆滞无神,由此“幽灵之舞”成为“白色芭蕾”的样板。俄罗斯学派芭蕾的开创者伊凡诺夫在编排《天鹅湖》第二、四幕的天鹅群舞中,学习借鉴了彼季帕的编舞手法。
此次来访舞团还将携专属伴奏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共同来访,如此阵容也是上海芭蕾舞演出史上难得一见的盛景。“在一出芭蕾舞剧中,如果指挥与舞者足够熟悉,会给予舞者一定的主动性。指挥家会随着主角的发挥,在音乐上做一些延长的处理,使得音乐与肢体更加水乳交融。”欧建平说,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的同时来访,会在最大程度上释放和配合舞者的自由发挥,使得现场的演绎更加精彩绝伦。
“要引进好的项目,并不是有钱就行”
当然,本届国际艺术节的看点绝不仅仅在于《舞姬》这一场演出。翻开艺术节的节目册,伊扎克·帕尔曼小提琴独奏音乐会、24小时音乐会版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俄罗斯艾夫曼芭蕾舞团的《安娜·卡列尼娜》、彼得·布鲁克导演的《惊奇的山谷》……这样华丽丽的演出“菜单”足以让任何一个文艺大饕都兴奋到颤抖。24小时音乐会版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于16日晚揭开序幕,先期上演歌剧中的序《莱茵的黄金》,继而从17日的下午5点起至18日的下午5点前,《指环》的主体《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众神的黄昏》将在24小时内一气呵成,由120余人的交响乐队、80人的合唱团及39名独唱演员构成的强大班底,连轴呈现。这部挑战耐力和感官的极限体验之作,保留了古斯塔夫·库恩对于音乐、戏剧和舞台场景的所有探索。尽管世界舞台上的《指环》版本不胜枚举,但最为大胆和新奇的,还属这部奥地利蒂罗尔音乐节制作的“24小时版”。
在戏剧版块,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导演的《惊奇的山谷》将作为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节目在上海大剧院与观众见面。《惊奇的山谷》的主题和故事独具探索性,台词和场景也都充满诗意和想象力。该剧讲述了拥有超乎寻常记忆力的报社记者萨米,他在进行对“大脑迷宫”的探索后,甚至加入了展示大脑无限可能的“魔术秀”……在这部作品中,彼得·布鲁克再次聚焦人类神秘未知的大脑与自我,用超乎寻常的视角,提供给观众强烈的共鸣和非同寻常的惊喜,“我们将进入新的未知领域,用音乐、色彩、味觉、图像、记忆探索那些活在紧张狂妄的隐秘生活中的人们,让他们瞬间穿越往返于天堂与地狱。我们将探索大脑的山川与河谷,当我们的双脚稳固地踏在大地上前行,每一步都将带领我们进入未知世界”。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总监刘文国告诉记者,引进国外经典作品并非有钱就行,一部一流作品的背后,都要经历漫长的接洽、谈判过程。“邀请国外大牌团队与招牌节目,靠的不仅是资金实力,接洽期至少在三年。”以《舞姬》为例,艺术节3年前就开始与马林斯基剧院接洽,排定了档期之后,艺术节与对方“讨价还价”,甚至亲自出马寻找赞助商。而有的演出由于成本巨大,艺术节还要为剧院联系多地巡演,多方共同分担成本。
“看看今年的节目册,要是在以前,有个两三场这样级别的演出都能够撑起艺术节了,但到现在,世界一流水平的经典作品就有十多台,”刘文国说,经过16年的品牌培育,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名气逐渐响了,开始有很多艺术团体主动与艺术节接洽演出,“上海演出市场商业化程度高、观众素养也高,现在,出去谈项目越来越容易了。”
“小提琴男神”的音乐狂想
小提琴家瓦汀·列宾2015上海独奏音乐会
时间:10月17日
地点:上海音乐厅
看点:阔别上海三年的列宾如小提琴“大帝”般重回上海,在上海音乐厅,列宾将与好友戈兰一起带来一套在技术和音乐表现上均对演奏者颇具挑战且变化丰富的曲目。列宾,仅就硬技巧而言已步入随心所欲之境。届时,他将怎样呈现他那既有如水柔美、又有如火激情的经典演奏?
错过她,等于错过了一个时代
希薇·纪莲封箱之作《生命不息》
时间:10月18日
地点:上海文化广场
看点:轻盈的跳跃、完美的平衡、极强的爆发力,希薇·纪莲近年来绝佳的身体状态让人很难想象这位依旧活跃在舞坛的天后级人物已经抵达50岁“高龄”。当这位巨星在今年年初宣布即将“挂靴”时,世人震惊了。对此,纪莲说:“我深爱着39年里自己度过的每一个舞蹈瞬间,为什么要停下来?很简单,我想在仍能感觉到快乐、自豪、热情的时候停止。”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碰撞的音乐会
尤卡-佩卡·萨拉斯特与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音乐会
时间:10月19日
地点:上海大剧院
看点:尤卡-佩卡·萨拉斯特于2010年出任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尽管今年并非是勃拉姆斯的重大周年纪念,然而,此番萨拉斯特率其麾下的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却仍开启了“完全勃拉姆斯”的音乐之旅。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的就是其中的一场。这场由当今首屈一指的德国小提琴名家弗兰克·彼得·齐默尔曼担纲独奏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第四交响曲》构成了勃拉姆斯交响音乐精粹的浓缩版,足以令沪上万千乐迷为之怦然心动。
塑造一部无与伦比的现代童话
澳大利亚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灰姑娘》(新版)
时间:10月23-24日
地点:上海大剧院
看点:“戏剧芭蕾”大师罗曼斯基用丰富生动的芭蕾语汇重现了“灰姑娘”的心路历程,加上普罗科菲耶夫极具电影特质的音乐,以及糅杂了迪奥、夏帕瑞丽、上世纪40年代好莱坞的优雅范儿和超现实主义元素的舞美设计,整部舞剧呈现出一股诙谐幽默、生气勃勃又浪漫非凡的新鲜气息。
文汇报记者 徐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