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黄启哲
百度音乐被百度卖了,腾讯也考虑出售QQ音乐。近日,这条消息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记者向业内人士求证获悉,百度已将音乐部门出售给太合音乐,QQ音乐虽没有出售,然而大手笔的版权投入之后,目前依旧靠在线广告和“绿钻”等传统模式盈利。
距离各大在线音乐平台全面正版化不到2个月,为用户埋单的互联网大佬有些“骑虎难下”:一头是需要支付动辄数千万元的版权预付费,另一头是用户花十几元钱就能在一个月里无限量下载,甚至免费收听的准福利模式。而除了收支无法平衡外,在线音乐发展至今的十多年间,从个人计算机终端到MP3播放器再到智能手机App,样式不断翻新,用户体验却依旧只是一个“只能听歌”的工具。
有音乐评论人认为,在线音乐需要摆脱单纯的播放器模式,营造新的用户体验,否则,互联网大佬不砸钱,在线音乐很难有明天。
收费模式无法体现作品价值
免费MP3下载曾是百度起家的重要产品,而近年来百度在各个领域急速扩张商业版图,却单单选择退出在线音乐市场。海外在线音乐平台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业界大佬Spotify苦心经营了7年,其付费用户数量仅2000万,而在愈发激烈的平台竞争和付费价格战中,其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有人认为,在线音乐发展的步伐放缓,与其盈利模式效率低下不无关系。音乐版权费带来的刺激,让在线音乐很难从产品角度做到平衡。
激烈的烧钱战伴随着网络版权的水涨船高。奇大音乐的合伙人张昭轶表示:“去年一批6位数曲库的版权代理打包价,最初只是百万级,现在已经是千万元的价格级别,已经到没有人敢接手的程度。”与版权费并不相称的是在线音乐的收费模式。大多数在线音乐应用,还处于平台方为用户“埋单”的阶段,免费向用户提供在线收听。而所谓的付费模式,指的是会员以每月10元左右的价格无限量试下载平台上数百万首歌曲的高音质版本。放在过去,这只是一盘磁带的价格。
同样不满的还有音乐人。在内容制作方看来,版权红利远没有想象中诱人。美国最当红的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从Spotify所能分得的年收入,也仅有50万美元。而歌手林一峰抱怨,歌曲在某平台每被播放一次,作为版权拥有者仅能获得0.05美分。
音乐人攻略网创始人马龙认为,与其说是用户付费的习惯没有形成,倒不如说是眼下的付费模式并不合理。与按播放次数和下载单首歌曲付费的模式相比,包月付费,不仅定价过低,也无法具体对应到每首歌每个音乐人,最终无法体现音乐作品的价值。
“和现实互动”才能让海量用户有效变现
缺乏产品创新是在线音乐难有起色更重要的原因。“十多年来,基于流媒体技术诞生的在线音乐,不论是从形态还是消费模式上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有互联网分析人认为,不少在线音乐平台并没有真正的互联网思维,不少音乐客户端在大多数用户看来,只是个音乐播放器。打补丁不如换系统,有人提出,从网页播放到如今的移动端应用,产品似乎在更新换代,可始终缺少一个真正改变听歌方式、具有刺激性的产品出现。
在线音乐除了提供便利的搜索和播放模式以外,还能做什么?有业界人士提出,与线下活动联动,或者建立更直接的商业获利模式,是在线音乐摆脱“播放器”模式的重要尝试。
眼下,在线演唱会直播异军突起,百万级起跳的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让人看到发展潜力。9月26日李宇春演唱会在线视频直播的预定人数超过300万。而在海外音乐平台Tidal上,用户不仅可以收听更高音质的歌曲,也可享受歌手的无伴奏合唱、创意分享等独家内容,刺激用户消费。
“有时候算法比数据更重要。”一位互联网评论人表示,在线音乐比的不能只有用户规模。目前QQ音乐坐拥2亿用户,日均活跃用户高达7000万,正版歌曲已达到1000万首,网易云音乐也在今年7月宣布用户破亿,曲库规模超过500万首,从产业规模来说,已初见雏形。但是,如何盘活用户价值,目前依旧没法给出答案,依然是一个“深度纠结”的问题。
谁都知道在线音乐是块大蛋糕,可砸钱买下来,怎么分,如何吃,都还需要在线音乐平台进一步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