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雷
2015年9月25日将注定载入中国职业足球的史册,这一天与竞技无关,却又将给中国足球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转播版权售出了五年80亿元的天价。
体奥动力将以每年递增的方式为中超支付版权费用,前两年为每年10亿元,第五年高达25亿元。如果中超联赛在未来几年内不扩军不改赛制,每个赛季依然维持着240场的比赛规模,则每场比赛的版权价格将从417万一路飚升至1042万元。在这份合同诞生前,中超全年的版权收益不过区区8000万元,“被低估”是所有人的共识,但恐怕绝大多数人也都不曾预料到,这座小土坡会瞬间被拔高为喜马拉雅山。即便竞标开始后,人们还普遍认为每年7-8亿元是一个“合理”的价格,竞标者五星体育(43亿)和中视体育(40亿)的报价也确实在这一区间。但体奥动力的开价,让这场竞标失去了“竞”的意义。
在媒体人颜强对体奥动力创始人李义东的专访中,后者表示,直到投标冲刺阶段,自己对未来中超版权的估量还停留在“40亿、50亿还是60亿”的权衡当中,赵军(体奥动力总经理)在做陈述前才和李义东通了个电话,“此前她都不知道我将投出怎样的价格”。当事人把这个超出竞争者太多的价格称之为“孤独的决定”,或许更多外人会视之为孤注一掷甚至是超越理性的叫价。但这些定义已无足轻重,重要的是,体奥动力这家低调得甚至蒙上些许神秘色彩的公司完胜了所有人——千万不要小看那些竞争者,中视体育背靠央视,五星体育有SMG做主,这两家参与此次竞标时背后也都有财力雄厚的资本支持,而在未获参评资格的公司中,还有今年被王健林收购的盈方,以及被A股公司收购的双刃剑——胜利的格局将至少保持五年,在合同时限内,体奥动力将成为中超版权这场资本游戏的规则制定者。
价格理性与否,80亿元能否赚回本,这些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如何看待中超版权的地位。
在过去整整21年里,虽然谁都明白转播版权费应该是重要的收入组成部分,但囿于中国社会的现状(电视机构的强势、民众缺乏付费收看传统等等),其在中国足球的商业收入结构中属于可有可无之列。由于转播收益占比过小,联赛与俱乐部过于倚仗赞助商,以至于迫于赞助商品牌曝光的压力,纷纷要求应该将联赛转播权交给央视,而非出钱买下版权的地方电视机构。这样的故事在80亿的时代里几乎不会再发生。之于联赛整体、之于俱乐部个体,转播版权收益已与赞助商收入持平甚至超越,成为经济命脉。随着版权费用在五年内的递增,版权商将逐渐把控中超的话语权。另一方面,80亿的资金注入将加速各球队的扩张,这与英超的发展模式雷同,这笔资金将流转在中国足球的池子里,并带动更多的资金投入,从而实现联赛整体商业价值的提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追问体奥动力将通过如何的手段抹平80亿的成本变得有些没有意义。作为一家从事电视版权销售和信号制作的公司,体奥动力要将80亿变现回本,唯一显性的方式是将比赛版权分销售予各渠道——传统电视机构或新媒体公司。前者出价毕竟有看得见的天花板(这也是为什么体奥动力总经理赵军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出“不能把地方台逼死,逼死也逼不出80亿”),而后者想象空间更大,却也很可能撞上难以逾越的“付费收看”高墙。但当看客们一本正经地在为版权商计算各种可能性时,很可能忽略了一点——顶级赛事版权在中国的稀缺性。
自发展体育产业的国务院相关文件出台后,中国体育这个空间不算大的市场里涌入了海量的资本。这些持币者很快发现,市场中值得一掷千金的项目少得可怜。作为“皇冠上的珠宝”,已经拥有市场而不必从零打造的赛事版权资源更是屈指可数。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今年起接连发生了数起数额巨大的版权交易:腾讯签下NBA,苏宁拉着PPTV拿下西甲,腾讯、乐视与新浪高价分享新英手中的英超版权,以及此前体奥动力获得中国之队的独家权益。而比起NBA、西甲或者英超,中超的本土特质很可能更胜一筹:中国市场里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项目,即便CBA也相差甚远;中国资本可以成为市场的话事人,而非仅仅是一家海外分销商;投入的资本可以对市场起到助燃作用,以产生更高的价值和更大的想象空间。
攫取独家垄断的稀缺资源,卡住身位阻止竞争者上位,这就是在中超版权竞争中的资本逻辑。无论是提前失败的王健林,还是若隐若现的参与者阿里体育、苏宁体育,无一不是带着如此的想法而来,只是他们的赌性不如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控制的体奥动力。胜利的资本在告诉失败方,要么臣服于我所制定的规则进行互相竞争,要么拿出更多的资金和更大的诚意来与我联手。
2015年9月25日这一天,或许可以认作中国职业足球真正进入资本时代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