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犹太难民来华避难幸存70周年。日前,上海犹太纪念园在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开园。
“上海犹太纪念园”由上海犹太社团、上海犹太研究中心、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联合筹建,记录犹太民族在上海的历史足迹和成绩贡献,纪念中犹民族间的共同记忆和深厚情谊。它是我国华东地区唯一全面展示近现代犹太人在上海的历史渊源及民族关系的纪念景点,免费向海内外游客开放。
纪念墙:镌刻25位为沪贡献犹太人姓名
占地200平方米的上海犹太纪念园位于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东园,它以犹太文化的标志--六芒星为设计元素,设计者告诉记者,这昭示着这段历史的“悲伤与感动,苦难与希望。使纪念园将兼具纪念与景观功能,让观者能在园中找到当时的人物与记忆。”
记者看到,犹太纪念园目前已建成了主题石刻和纪念墙,并将后续建设以色列风格景观亭、名人雕塑等,呈现19世纪起犹太人在上海的历史与贡献。纪念墙上已经镌刻了25位与上海有渊源的、对上海发展建设做出过贡献的犹太籍或相关人士的姓名。这其中包括上海赛法迪犹太社团最有影响的领袖之一埃利·嘉道理爵士,最早以发签证方式救助犹太难民的外交官之一何凤山,曾任孙中山先生副官、中国军队的犹太籍将军被称为“双枪科亨”的莫里斯·科亨(中文名:马坤),曾在上海宣读以色列独立宣言的上海俄国犹太社区领导人之一伊沙多尔·马吉德,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担任医务职务最高的外国友人、被誉为“新四军中的白求恩”的罗生特(雅各布·罗森费尔德),生于上海、对来华犹太难民相关史实进行了详细记载和研究的犹太女作家瑞娜·克拉斯诺等。
沙拉·伊马斯代表犹太难民后裔发言时说,在中以建交后,沙拉被政府召唤回到了以色列,但她却在十年后重新回到了中国。谈及回到中国的原因,沙拉深情地说:“我的父亲避开纳粹的屠杀,来到传说中诺亚方舟的上海,并把我生在了这片土地上。是上海敞开了胸怀,接纳了所有逃亡的犹太难民,数以万计的犹太人在这片土地上得以生命的延续。因此,我选择讲中国语言,选择吃中国食物,选择交中国伙伴,选择受中国传统教育。我选择勤劳、朴素、感恩、知足的牛作为自己的属相,选择黄皮肤、黑眼睛的男人做我的丈夫,选择海纳百川的城市文化的上海安家落户。”
归宿地:面向社会收集旧犹太墓碑
记者发现,上海犹太纪念园除了现有的纪念广场之外,还规划了一处具有“归宿”意义的纪念地,重新归拢安置犹太人的旧墓石。据参加开园的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世界史学会会长、著名史学家潘光教授介绍,“解放初上海曾共有4个犹太人公墓,近3700座墓碑,分别坐落在今天的惠民路、定海港路、黄陂北路和番禺路。这些墓碑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散落难寻。为此,犹太纪念园将面向社会收集上海留存的旧犹太墓碑,上海犹太社团协助征收辨别等工作,有意者请致电人文纪念馆021-39820577。”
此外,上海犹太社团主席毛瑞斯称,上海犹太社团和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正在筹备“上海犹太纪念文化基金”,用于维护纪念园的基建设施,纪念园未来的扩容扩建以及开展,扶持中犹民间的文化交流、学术研究等各类相关活动。基金实行理事会制度进行管理运作,并设立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广泛吸纳社会各级资源与资金,共同保护“中犹”两个民族的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忆。
七十多年前:唯有上海向他们敞开了大门
据参加开园的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世界史学会会长、著名史学家潘光教授介绍,七十多年前,当纳粹在欧洲疯狂迫害犹太人之时,整个“文明世界”将流离失所的犹太人拒之门外,唯有上海向他们敞开了大门。
从1937年到1941年,当成千上万的犹太难民涌向上海避难的时候,尽管上海民众自身也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下的难民,上海还是尽其所能给予犹太难民各种形式的帮助,为救助他们尽了一切可能。诚如以色列原总理伊扎克·拉宾先生曾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上海人民卓越无比的人道主义壮举,拯救了千万犹太人民。”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上海在这场善与恶的较量中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中犹两个古老民族的友谊源远流长。早在公元8世纪,一批犹太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这片东方大陆,从19世纪中叶起,随着上海的开埠,新的犹太移民涌入上海。他们凭借杰出的商业才华,在黄浦江畔竖楼宇、点华灯,以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和多样性影响着上海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在今日,许多犹太籍人士依旧活跃在上海的各个领域,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发展作贡献。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上海得到庇护的“上海犹太人”,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后代虽然生活在世界各地,却始终把这里视为“故乡城”。
文汇报记者 周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