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效果图。
雕塑家赵墙根据沙拉的设计创作“风雨同舟”。 (团市委供图)
■本报记者 祝越
“一个下雨天,犹太小女孩抱着娃娃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一位中国妇女撑起油纸伞,虽然自己身上被淋湿,却给了小女孩‘家’的温暖……”这座由犹太难民后裔沙拉·伊马斯以父辈的亲身经历为创意设计、雕塑家赵墙制作的雕塑“风雨同舟”,将于8月26日在外白渡桥旁揭开面纱。沙拉说:“这尊雕像饱含着犹太民族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感恩之情。”
二战时期,上海是2万多名犹太难民避难的“港湾”;1943年2月后,有约1.4万名犹太难民聚居在虹口提篮桥区域。昨天,由上海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以及团市委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思想分享会在市政协举行,出生在上海的欧洲犹太难民沙拉·伊马斯分享了当年发生在上海难民区的故事。
再大的威胁也绝不能向侵略者脱帽敬礼
“这片土地上曾收留过成千上万的犹太难民,我父亲便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犹如儿女重回母亲身边。”沙拉·伊马斯的父亲利维·伊马斯是一位生活在德国与波兰边境的犹太人。1938年“水晶之夜”后,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拉开帷幕,“当时大家都想逃出去,用一包钻石换一个签证也是常见的。他们以为拿到了生命的保障,但其实很多国家都将他们拒之门外,有些人在海上漂泊了70多天仍未找到落脚之处。”
1936年末到1937年初,46岁的利维·伊马斯逃出魔窟来到上海,但难民区内的生活并不自由。有一次,利维·伊马斯去为工厂购买面粉,回来的路上没有给日本人敬礼,日本人冲上去就给了他一个耳光,他头上的礼帽被打翻在地。利维没有弯腰捡拾帽子,而是昂着头走回了家。
后来,利维给小沙拉讲了这件事情。他说:“这里是中国,我和他都是一样的外国人,我没有理由向他敬礼,因为他是侵略者。”利维又给沙拉讲了美国总统林肯对农民脱帽致意的故事,“平等的时候,脱帽敬礼是一种礼貌、一种教养,能教人懂得尊严;但在那个特殊时期,尊严成了奢侈品。”
“我常常吃到中国父母煮的小馄饨”
在上海安定下来以后,利维·伊马斯就在大名路开了一家沙利文面包店,这家店一直经营到上海解放后。沙拉说,面包是友谊的象征,“直到战争结束之后,爸爸还经常将面包散发给附近的中外居民;我也会常常吃到中国父母亲手煮的小馄饨、大馄饨。”沙拉回忆说,这些都是非常美好的童年记忆。
一次,一位面包店女工因为下雨淋湿得了风寒,到公济医院看病;大夫说“没办法医治”,将女工送进了太平间。利维·伊马斯听说后赶到太平间,摸摸女工的鼻子,发现她还有一点呼吸,就把她抱出了太平间,用青霉素把她救活了。后来,这位女工就成了沙拉的妈妈。
沙拉说,“风雨同舟”就是当时犹太人和中国人之间情谊的写照。犹太难民饱受磨难,很容易让人产生同情,中国接纳了他们,上海接纳了他们;在战争的摧残下,中华民族也是饱经沧桑。两个民族在上海、在虹口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关系,彼此友好地生活下去,这份情谊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选择中国作为祖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中以建交后,沙拉被召唤回到了以色列,但她却在十年后重新回到了中国。她深情地说:“我的父亲在这里避开纳粹的屠杀,并把我生在了这片土地上。我选择讲中国语言、吃中国食物、交中国伙伴、受中国传统教育。我选择黄皮肤、黑眼睛的男人做我的丈夫,选择海纳百川的上海安家落户,选择中国作为祖国;因为我是中国故事的一个元素,我同这座城市息息相关,我习惯了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
沙拉在往返以色列过程中,发现日本方面通过书籍和各类外宣工作歪曲历史;她感到自己有责任讲述和还原这段历史,“是上海敞开了胸怀,接纳了所有来避难的犹太难民,数以万计的犹太人在这片土地上得以延续生命。”
如今,沙拉是上海社科院犹太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她在全国各地做过几十场演讲。她表示要用各种形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